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耀

作品数:37 被引量:29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杨树
  • 17篇溃疡病
  • 16篇溃疡
  • 8篇杨树溃疡病
  • 6篇抗病
  • 5篇抗病性
  • 4篇杨树树皮
  • 4篇植物
  • 4篇树皮
  • 4篇马尾松
  • 4篇溃疡病菌
  • 4篇病菌
  • 3篇锈病
  • 3篇杨树溃疡病菌
  • 3篇真菌
  • 3篇炭疽
  • 3篇菌系
  • 3篇抗性
  • 3篇过氧化物
  • 3篇过氧化物酶

机构

  • 31篇西北林学院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37篇景耀
  • 9篇杨俊秀
  • 7篇赵仕光
  • 7篇朱玮
  • 5篇张星耀
  • 3篇刘会香
  • 3篇曹支敏
  • 2篇姚拓
  • 2篇李武汉
  • 2篇王颖
  • 2篇胡锦江
  • 2篇刘晓云
  • 2篇文建雷
  • 2篇王培新
  • 1篇周芳
  • 1篇唐学亮
  • 1篇胡景江
  • 1篇高智辉
  • 1篇田呈明
  • 1篇陈辉

传媒

  • 25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森林病虫通讯
  • 2篇林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1998
  • 9篇1997
  • 4篇1995
  • 2篇1994
  • 6篇1993
  • 1篇1992
  • 5篇1991
  • 6篇1990
  • 3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杨叶斑病研究初报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简要描述了11个地区不同种源的河北杨9种叶斑病的症状、病原、分布和感病情况。结果表明:陕西佳县的种源感染灰斑病最重,青海民和的种源最轻;而陕西吴旗的种源感染锈病、黑斑病和其他叶斑病最重,甘肃皋兰的种源最轻。
景耀杨启青翁俊华
关键词:河北杨叶斑病
泡桐丛枝病研究综述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阐述了泡桐丛枝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该病病原、生理生化,传毒媒介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提出防治该病的根本途径在于引人期望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陈育民杨俊秀景耀
关键词:泡桐丛枝病
马尾松疱锈病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马尾松疱锈病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阴行草专化型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f.sp.siphonostegium Jing et Wang,其冬孢子寄主为玄参科的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在安康地区4月初开始出现锈孢子器,锈孢子传播期50天,4月26日至5月20日为飞散高峰期,水平传播距离为25米,垂直扩散为5米。锈孢子在20—24℃,饱和湿度,pH7时最适萌发;夏孢子5月初开始传播,5月22日进入盛期,萌发最适温度25℃,在加入阴行草汁液的2%琼脂膜上萌发最好;5月中、下旬即可形成冬孢子柱,冬孢子当年萌发。用饱和食盐溶液杀死阴行草是防治马尾松疱锈病的有效措施。
景耀王培新
关键词:马尾松疱锈病森林病害
杨树树皮中化学成分与溃疡病关系的初步研究——Ⅰ.常量营养元素与溃疡病的关系被引量:19
1989年
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加拿大杨(P.X euramericana(Dode)Guinier)、箭杆杨(P.nigra var. thevestina)。树皮中常量营养元素与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杨树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菌落生长量与氮、硫、磷、钙、镁含量成负相关,与钾含量成正相关,其中以氮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在二维空间对样本进行分类,其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树种之间6种常量元素含量及对溃疡病抗性的差异十分明显,从而为早期选育抗病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景耀朱玮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树皮
杨树溃疡病潜伏侵染的研究被引量:21
1991年
在陕西省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分布普遍,危害130多个杨树品种、杂交种和无性系,其中有些树种如箭杆杨、北京杨、陕林2号杨、箭×钻杨等受害更为严重,常导致整株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据研究杨树溃疡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但在陕西省杨树苗木上未见其发病,有无潜伏侵染现象存在,更不清楚,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
景耀王建军周卫芬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
林木抗真菌化学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就树木组织中先天抗真菌物质及营养成份、寄主与病原菌生理活性物质、林木植物抗毒素和诱导抗病的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林木抗真菌化学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现状,为今后这方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朱玮景耀
关键词:林木真菌抗病机理
秦巴山区马尾松瘤锈病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马尾松瘤锈病在秦巴山区分布于南郑、宁陕等5个县(区),其中南郑县发生严重。被害松树在主干、侧枝和裸根上形成肿瘤,每年4月中旬在瘤上形成铁孢子器。马尾松病枝的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明显下降;受害幼树的地茎和树高比健树均有减少。该病的病原菌为松栎栓锈菌(Cronartiumquercuum(Berk.)Miyabe)。病菌锈孢子在2%琼脂膜上萌发较好,自来水中萌发较差。人工接种证明,7种栎(栗)类为该病的转主寄主。其中,麻栎、栓皮栎、槲树栎最为感病;其次为锐齿栎和短柄栎;茅栗、板栗最为抗病。
李武汉景耀杨俊秀
关键词:马尾松病原菌
秦岭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种群及其生态特性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森林枯落物及土壤有机质分解主要靠微生物(尤其是真菌)来完成。微生物分布和活动是森林生产环境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1]。开展森林土壤(包括枯落层)微生物生态研究对于森林保护,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新信息和菌种资源等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
姚拓杨俊秀景耀景耀
关键词:落叶松林真菌种群生态特性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效益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通过实施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区的发病率减小到1.0%,感病指数为0.3,而对照区发病率为58.8%,感病指数为25.8,防治效果明显达98.8%,经济效果显著。
张威铭段玉忠张星耀景耀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
湿地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引起湿地松枯梢病。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5~31℃,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子实体最早形成。分生孢子在10%的湿地松和油松针叶浸汁中萌发最好,6h萌发率达90%以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7;在水滴中比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几乎无显著影响。
景耀孙丹萍
关键词:湿地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