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旷颖仑

作品数: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地下河
  • 3篇地下水
  • 3篇岩溶
  • 3篇降雨
  • 2篇岩溶地下
  • 2篇岩溶地下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河系统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质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岩溶作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运移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示踪技术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6篇旷颖仑
  • 5篇杨平恒
  • 5篇贺秋芳
  • 5篇袁文昊
  • 3篇袁道先
  • 2篇贾鹏
  • 1篇蒋勇军
  • 1篇汪智军
  • 1篇林玉石
  • 1篇蒲俊兵
  • 1篇刘仙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生物与化学示踪岩溶地下水补给源和途径被引量:23
2009年
在重庆岩溶地下河系统,进行两次高分辨率示踪试验,分析地下含水介质的类型;以硝化、反硝化细菌作为微生物指示因子,根据Cl-和流量聚类分析划分雨、旱季,分析其与NO2-、NO3-的相关性,判断地下水补给途径。两次示踪试验中示踪曲线均为单峰型,无拖尾,示踪剂回收率分别为93.94%、27%,最大视流速与平均视流速之比为1.26、1.12,说明该岩溶槽谷区存在大型的岩溶管道含水介质,水流畅通,无大型溶潭或岔道。聚类分析结果为:旱季(10月~次年4月)地下河出口S2处硝化细菌与NO3-、反硝化细菌与NO2-相关系数达0.9290、.811,与土壤渗透水性质类似;雨季(5~9月)时,微生物与NO2-、NO3-无相关性,R均低于0.5,与上游落水洞D1处地表水类似。说明旱季时地下水主要是地表下渗的裂隙水补给,流经与暗河连接的岩溶裂隙途径,雨季时为经落水洞流入地下河的地表径流补给岩溶管道。
贺秋芳杨平恒袁文昊蒋勇军袁道先旷颖仑
关键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荧光素钠
重庆青木关地下河金属阳离子对降雨的响应研究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永久性的目标。水资源中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是淡水资源的重要存在,岩溶区被环境科学家认为是一种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其环境容量低,一旦遭到...
旷颖仑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
文献传递
基于^(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地下河硝态氮来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3
2009年
根据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每月对青木关地下河水的监测,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水化学指标,分析地下河硝态氮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河出口S2硝态氮浓度(20.35 mg/L)比入口D1(3.20 mg/L)高6倍多.受农业生产施肥和降雨冲刷稀释效应的影响,地下河水硝态氮浓度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较低且比较稳定,2008年4月至7月较高但受降雨冲刷稀释影响变化较大,2008年8月至9月随降雨减少,土壤中残留的化肥造成地下河水硝态氮浓度偏高.根据NO3--δ15N值识别出了地下河硝态氮来源变化特征为:D1处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以及2008年7月至10月NO3--δ15N值为-0.857‰±2.01‰(n=9),其硝态氮来源为稻田中残留的化肥;2008年4月、6月中下旬NO3--δ15N值为2.50‰±0.29‰(n=3),其来源为稻田中施用的化肥与土壤有机氮的混合;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NO3--δ15N值分别为-3.74‰和0.52‰,其来源为稻田中施用的化肥.S2处硝态氮不仅来自上游的化肥,更主要的是来自中下游的耕地、林地土壤渗透水或侧向裂隙水带来的土壤有机氮与化肥,其中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以及2008年7月至10月NO3--δ15N值为4.77‰±0.73‰(n=9),其硝态氮主要来自于土壤有机氮;2008年4~6月NO3--δ15N值为3.16‰±0.39‰(n=5),其硝态氮来自于土壤有机氮与化肥的混合.
汪智军杨平恒旷颖仑贺秋芳袁文昊袁道先
关键词:地下河硝态氮
降雨条件下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中的物质运移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对2008年4月下旬降雨期间,重庆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出口姜家泉泉水的水文过程、浊度、悬浮颗粒物、主要阳离子和TOC浓度的监测,结合悬浮颗粒物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图,来研究岩溶流域地下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浊度、主要阳离子和TOC等物质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在单一岩溶管道较发育的地下河出口,泉水流量、浊度、悬浮颗粒物浓度、主要阳离子和TOC浓度对降雨事件响应迅速;与碳酸盐岩溶解有关的Ca2+、Mg2+和Sr2+等在流量上升的过程中表现为稀释效应;降雨期间,地下河中受雨水侵蚀的土壤输入量增大,引起泉水中浊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泉水中Al3+、Fe、Mn、Ba2+和TOC等物质是悬浮颗粒物的伴生物,其浓度随浊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研究的2场降雨期间,地下水携带悬浮颗粒物(>0.45μm)的总量约为9.7t;在泉水流量的上升和衰减的过程中,水质较差或极差;降雨期间流域内土壤侵蚀和养分的流失,不但严重破坏了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而且极易造成地下水由土壤侵蚀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对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杨平恒旷颖仑袁文昊贾鹏贺秋芳林玉石
关键词:降雨悬浮颗粒物浊度运移地下河
典型岩溶槽谷地下河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为例被引量:10
2009年
对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区内一条地下河的pH值、电导率、HCO3-、Ca2+、SO42-、Mg2+以及NO2-、NO3-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7个月至1年不等的监测,这些指标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在空间上,电导率及HCO3-、Ca2+、Mg2+、NO3-浓度自地下河上游至下游逐步升高,比较地下河入口(D1)和出口(S2)处,电导率升高100μS/cm,HCO3-浓度升高1.5 mmol/L,Ca2+浓度升高17 mg/L,Mg2+浓度升高5.1 mg/L,NO3-浓度相差6.4倍,而pH值和SO42-浓度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D1和S2处的pH值相差0.16,SO42-浓度相差26 mg/L.在时间分布上,pH、电导率、HCO3-、Ca2+、SO42-、Mg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的值比冬、春季低.NO2-、NO3-浓度变化在6、7月份有明显升高—回落的过程.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地质背景对水化学的控制、降雨的稀释效应、地下河的不同补给来源、岩溶作用的强弱程度以及农业活动的影响.
袁文昊贺秋芳杨平恒旷颖仑蒲俊兵刘仙
关键词:地下河系统水化学岩溶作用
以PCA揭示降雨期间岩溶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对降雨条件下重庆青木关地下河出口姜家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高分辨率监测,发现各种指标对降雨响应迅速.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能代表84.961%信息量的3个主成分,来反映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结果表明,降雨造成的以浊度、Al3+、全Fe、全Mn、Ba2+和NO2-等离子浓度升高为代表的土壤流失,和以HCO3-,Ca2+,Sr2+等与灰岩溶解有关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降低为代表的稀释效应,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41.495%;以Na+,NO3-,PO43-,K+,Cl-等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升高为代表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及鸭子代谢物,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37.449%;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的溶解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6.017%.第一场降雨期间,水质变化主要受进入地下河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和鸭子代谢物的控制,而在第二场降雨期间,水质变化则主要为土壤流失所影响.
杨平恒袁道先袁文昊旷颖仑贾鹏贺秋芳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降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土壤流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