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畅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肿瘤
  • 4篇胃癌
  • 3篇耐药
  • 3篇抗原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丹参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血管
  • 2篇原位
  • 2篇受体
  • 2篇逆转
  • 2篇胃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机构

  • 15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时畅
  • 7篇关宏伟
  • 6篇陈丹
  • 4篇张丽娜
  • 4篇张丽芝
  • 3篇玄基泽
  • 2篇唐建武
  • 2篇祁文静
  • 2篇张秋萍
  • 2篇李连宏
  • 2篇王辉
  • 1篇张朋新
  • 1篇袁宏
  • 1篇高雪
  • 1篇康健
  • 1篇刘爱连
  • 1篇张中和
  • 1篇王绍武
  • 1篇石红
  • 1篇蔡新霞

传媒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影像学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又称零期乳腺癌,是局限于导管-小叶系统的非浸润性上皮细胞恶性增殖,存在进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为实现精准临床诊疗,需要对DCIS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其中影像学特征表现在DCIS筛查和个体化诊疗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本文就DCIS临床病理特征、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DCIS中的诊断、预后预测与评估应用现状予以总结,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于DCIS的认识,为DCIS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优化和个体化风险评估提供影像理论参考。
李远飞赵思奇武玥琪张莫云张丽娜时畅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磁共振成像保乳手术
急性肺血栓栓塞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
2007年
肺血栓栓塞症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以往认为,肺血栓栓塞症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是肺栓塞发病的主要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认识到急性肺栓塞的血流动力学影响除与栓子的机械性阻塞有关外,栓塞后炎性介质的释放等因素对栓塞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障碍亦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兔血前列环素I2(PGI2)、前列腺素E2(PGE2)、N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性介质的改变及意义。
康健关宏伟谷玲蔡新霞李敬袁宏林伟红韩青程立杰时畅高雪张中和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血管活性物质兔血呼吸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影肺循环障碍
巨大卵巢微囊性间质瘤1例
2024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以“便秘2年,发现盆腔肿物6个月”为主诉,于2022年7月14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患者入院前6个月,平卧时触及下腹部一质硬肿物,无明显压痛,无尿频,无里急后重感等不适,未予系统治疗。入院前2周,自觉下腹包块较先前增大。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月经、婚育史无特殊,无系统性疾病史,无肿瘤家族史,末次月经:2022年6月15日。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8/75 mmHg,身体质量指数(BMI)34 kg/m^(2)。患者肥胖,肛诊不满意。盆腔触及一巨大肿物,上至脐上两指,两侧至锁骨中线,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癌胚抗原(CEA)1.37 ng/mL,甲胎蛋白(AFP)1.77 IU/mL,糖类抗原(CA125)28.53 U/mL,糖链抗原(CA19-9)8.83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9.92 ng/mL,附睾蛋白(HE4)40.33 p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
秦敬文时畅张丽芝
受体结合型癌抗原在胃肠道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体结合型癌抗原(RCASl)在胃癌和直肠癌中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胃癌组织和直肠癌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探讨RCASl与胃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李连宏时畅关宏伟
关键词:肿瘤免疫逃逸癌抗原受体原位末端标记法直肠癌组织免疫组化方法
二甲双胍对T2DM地鼠内脏白色脂肪棕色表型及AMPKα1/TGF-β1/PRDM16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给药、TGF-β1抗体和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呋喃核糖苷(AICAR)治疗相比较,研究二甲双胍(MET)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O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AMPKα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和诱导棕色化表型的效应及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OIR模型地鼠小剂量链脲菌素(STZ)建立OT2DM地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OIR组、OT2DM组、OT2DM MET治疗组、OT2DM TGF-β1抗体治疗组、OT2DM AICAR治疗组和正常对照TGF-β1给药组。给药9周后,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地鼠VWAT中AMPKα1/TGF-β1/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IR和OT2DM地鼠VWAT中TGF-β1、Smad3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和Serpina3k的mRNA表达增加,而AMPKα1、PRDM16、PGC-1α、PPARγ和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和Elovl3的mRNA表达降低。对比OT2DM TGF-β1抗体治疗组、OT2DM AICAR治疗组和正常对照TGF-β1给药组地鼠VWAT中AMPKα1/TGF-β1/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MET治疗增加VWAT中AMPKα1基因表达,降低TGF-β1、Smad3、Resistin和Serpina3k基因mRNA的表达,而增加PRDM16、PGC-1α、PPARγ、UCP-1和Elovl3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VWAT棕色化基因表型,有效地改善脂诱性VWAT胰岛素抵抗(VWATIR)。结论MET增加AMPKα1基因表达,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诱导PRDM16信号通路参与MET诱导VWAT棕色化治疗OT2DM脂诱性VWATIR的分子机制。
李国生刘栩晗牟京蕾徐庆艳孟庆敏张丽芝冯璐时畅张朋新王花丽
关键词:二甲双胍AMPKTGF-Β1
MRI诊断局限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MRI诊断局限型巨淋巴结增生(LC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病理学确诊的LCD患者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WI资料,并与临床和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25例LCD中,位于纵隔10例,颈部3例,腹膜后12例;均为透明血管型,以单发病灶为主(24/25,96.00%),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23/25,92.00%),边缘多光滑规整(23/25,92.00%);MR平扫16例为T1WI均匀等稍低信号、T2WI均匀稍高信号,4例病灶内T2WI呈斑片状高信号,3例T1WI及T2WI为边缘裂隙样低信号,2例T2WI中心区低信号;动态增强扫中,6例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延迟期仍持续均匀强化,2例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延迟期持续均匀强化,3例动脉期软组织区域显著强化,延迟期见分隔样强化,2例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内见线状及裂隙样不强化影;病灶包膜强化完整、连续。DWI中4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稍高信号、4例为斑片状高低混杂信号、2例中心区裂隙状低信号;病灶实质区平均ADC值为(1.78±0.14)×10-3 mm2/s,液化、囊变区平均ADC值为(2.98±0.51)×10-3 mm2/s。结论 MRI可准确显示LCD的发生部位、病灶形态及强化方式,尤其对病灶包膜的显示更清晰;DWI在显示病变范围和内部结构方面较常规MRI更佳。
张丽娜刘爱连时畅张秋萍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扩散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患并男性,71岁。无任何原因出现上腹疼痛20d。疼痛为绞窄性,向腰背部放散。2016年2月29日于我院就诊,
时畅张丽芝关宏伟陈丹张丽娜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恶性肝脏上腹疼痛绞窄性腰背部
伴IgG4阳性浆细胞增多的脑膜Rosai-Dorfman病一例被引量:4
2016年
患者男,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4个月,为右侧颞顶部搏动样疼痛,重时伴有右侧眼眶部胀痛,服用去痛药疼痛略有减轻。门诊行头颅MRI检查示:右顶部脑膜明显增厚,考虑炎性增生改变可能,请随诊除外肿瘤(图1)。患者于2013年4月3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完善相关检查: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病毒筛查、脑脊液隐球菌涂片、脑膜炎双球菌涂片、细菌以及真菌涂片及各种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但未检查血清IgG4和IgG水平。未有其他部位不适改变。对患者采取降颅压、营养神经治疗等措施,但患者头痛症状持续,未见明显好转。遂将患者转入神经外科,临床以脑膜瘤行病灶切除术。
时畅关宏伟张秋萍华正宇祁文静张丽芝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IGG4浆细胞增多头颅MRI检查阳性营养神经治疗
表达于SiSo细胞系的受体结合型癌抗原在胃良、恶性上皮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表明表达于SiSo细胞系的受体结合型癌抗原(receptor—binding cancer antigen expressed on SiSo cells,RCAS1)能抑制具有相应受体活化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RCAS1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早期癌及进展期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了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水平,以探讨RCAS1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时畅李连宏
关键词:受体活化癌抗原临床病理意义细胞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细胞SGC7901/ADR耐药相关蛋白质分子的差异展示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新的胃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分子,探讨胃癌多药耐药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阿霉素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ADR为研究对象,用固相pH梯度等点聚焦二维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展示两种细胞表达的全蛋白,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 Master 2D Melanie5.0凝胶分析软件分析并比较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子。[结果]SGC7901中检测到414个蛋白点,SGC7901/ADR检测到553个蛋白点,两者匹配点386个,差异点71个,其中SGC7901/ADR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蛋白26个点,明显下调蛋白点45个。[结论]SGC7901/ADR细胞中差异蛋白分子可能与胃癌阿霉素耐药机制有关。
关宏伟陈丹时畅唐建武
关键词:蛋白质组多药耐药SGC7901/AD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