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镜微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4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显微镜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45例,均行显微镜及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视力视野改善率72.2%,头晕头痛、闭经泌乳、肢端肥大症状改善率100%,激素异常患者手术后激素水平均下降至正常或下降。结论显微镜及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涛褚荣涛张志越邵国平惠卫宁黄炜施振华
-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外科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被引量:6
- 2009年
- 黄炜施振华孙成法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脑动脉瘤采用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治疗,比较相关指标,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差异因素。方法将收治的42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夹闭组)21例患者进行开颅夹闭术,对研究组(栓塞组)21例患者施行介入栓塞术,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栓塞组的总有效率与夹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夹闭组,但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与开颅夹闭治疗相比较效果相近,,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病情快速康复,即使介入栓塞术的住院总费用增加了,但还是代表了目前治疗脑动脉瘤的发展方向.
- 陈涛黄炜施振华赵富文孙成法程序曲
-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临床疗效脑动脉瘤
- 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及二者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脑出血患者术中需要切除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为实验组,远离血肿需要内减压切除的脑组织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凝血酶含量;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在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显微结构。比较两组脑组织含水量和凝血酶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时间窗入院患者这两个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下,实验组脑水肿明显比对照组严重。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增高,凝血酶与脑水肿密切相关。
- 惠卫宁邵国平黄炜褚荣涛张志越施振华张绪明
- 关键词:脑出血缺血半暗带凝血酶脑水肿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9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施振华黄炜
- “真正”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及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真正"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关系,以及该类型破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近期2例临床诊断为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患者的术前病史、急诊头颅CT为典型的破裂动脉瘤表现,CTA确诊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开口均位于后交通动脉上,且距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结合部有一定距离,经术中DSA证实。综合动脉瘤情况选择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结论 "真正"后交通动脉瘤多合并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合适病例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 赵富文程序曲支文勇施振华蔡家晨李健潘耀华
-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介入治疗
- 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降颅内压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73.17%),好转8例(19.51%),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显效17例(41.46%),好转14例(34.15%),总有效率75.6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具有疗效明确、操作简单等特点,能有效减少脑梗死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 施振华黄炜
-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重型脑外伤
-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治疗30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研究30例患者均给予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治疗,28例最终存活,存活率93.3%,其中19例恢复良好(63.3%)、8例轻度致残(26.7%)、1例重度致残(3.3%)。结论对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及时给予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治疗可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施振华黄炜褚荣涛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脑外伤
- 重型颅脑外伤致脑疝的成功救治经验附20例报道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致脑疝救治手术及用药治疗的成功经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5月20例重型颅脑外伤致脑疝的成功救治的经验体会,总结救治颅脑外伤所致急性脑疝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保守处理的最佳方法。结果 20例病例全部存活,根据GOS评分12例恢复良好,8例中度残废。结论开通绿色通道,充分减压、清除血肿、术后加强护理及用药是成功救治急性脑疝患者的关键。
- 陈涛黄炜褚荣涛张志越施振华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脑疝救治经验
- 63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3例,经DSA或CTA明确诊断,予急诊手术开颅夹闭动脉瘤。随访采用GOS评分,观察预后。结果:所有动脉瘤予手术夹闭。预后良好36例,轻残13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Hunt分级Ⅰ~Ⅲ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Hunt分级Ⅳ+Ⅴ级组,Hunt分级Ⅰ~Ⅲ级组死亡率低于Hunt分级Ⅳ+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7、14.140,P<0.05)。结论:破裂动脉瘤预后和Hunt分级有关。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经急诊手术夹闭,只要把握好手术时机,术中综合措施的应用,积极预防血管痉挛,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 金科褚荣涛程序曲孙成法施振华张志越支文勇赵富文
- 关键词:动脉瘤前循环显微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