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双能量CT评估痛风石沉积与骨质破坏:可靠性分析
- <正>研究目的:评估双能量CT(DECT)测量痛风石中尿酸盐体积、骨质破坏体积、骨质破坏积分的组内及组间可重复性;比较骨质破坏体积和骨质破坏积分这两种方法,判断哪种是评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 施丹余日胜
- 关键词:骨质破坏痛风石可靠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颈部低剂量CT检查实验及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山羊及人体颈部多层螺旋CT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寻颈部多层螺旋CT的最佳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通过CT机的辐射剂量预测软件并结合文献,选取10组低剂量扫描条件(140kV-50mA、140kV-30mA、120kV-100mA、120kV-50mA、120kV-30mA、90kV-200 mA、90kV-150mA、90kV-100mA、90kV-50mA、90kV-30mA)。扫描3只山羊的颈部,采用双盲法对CT图像质量(骨质)进行评分,筛选满足诊断要求的扫描条件。另将180例颈椎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9组,每组20例,用动物实验筛选出的条件进行扫描,对软组织和骨质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CT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管电流变化呈线性正相关;CT辐射剂量变化的斜率随管电压或管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除90kV-30mA以外,其他9组扫描条件的骨质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人体检查时扫描剂量高者图像质量评分高,各组图像的骨质评分均高于软组织评分。120kV-100mA、90kV-200mA组软组织图像质量良好、骨质图像质量优;140kV-50mA、140kV-30mA、120kV-50mA、90kV-150 mA、90kV-100mA组软组织图像基本不影响诊断,骨质图像质量良好;120kV-30mA、90kV-50mA组软组织图像影响诊断,骨质图像基本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低管电压、相对略高的管电流,能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且辐射剂量更低。颈部CT检查时,满足诊断要求的软组织扫描条件为90kV-100mA,若仅需观察颈部的骨质情况,可选用更低的扫描条件90kV-50mA。
- 陈海波施丹余日胜
- 关键词:颈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基于OMP的“机旁教学”在放射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基于OMP的“机旁教学”在放射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7名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OMP的“机旁教学”模式,见习结束后进行见习出科考试。结果:试验组的理论测试、影像报告书写和见习学习态度3项评分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MP的“机旁教学”在放射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 王超施丹孙琪王达
- 关键词:临床见习放射科医学影像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和超声表现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甲状腺疾病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内分泌疾病,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达50%~70%[1-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增长率约5%[3],其中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结节的5%~10%[4]。CT和超声检查是甲状腺最重要、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此笔者对比分析甲状腺结节的CT和超声表现,探讨该两种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陈海波施丹余日胜刘春媚
- 关键词:恶性结节CT甲状腺疾病正常甲状腺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s,IPN-B)为一种胆管上皮来源的外生型乳头状肿物,主要在胆管腔内生长,可发生于包括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的胆...
- 施丹
- 关键词:乳头状肿瘤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