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丁

作品数:1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四肢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节段
  • 2篇脊髓
  • 2篇固定术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开门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短节段
  • 1篇多发骨折
  • 1篇多节段

机构

  • 10篇仙桃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 10篇方丁
  • 5篇曾义高
  • 5篇余勤武
  • 3篇陈先洲
  • 3篇贺志强
  • 2篇吉璐宏
  • 1篇王亮
  • 1篇刘继军
  • 1篇陈先州
  • 1篇刘安宁
  • 1篇刘继超
  • 1篇黄晶
  • 1篇周琴
  • 1篇张高生
  • 1篇郭方
  • 1篇刘琼
  • 1篇陈盛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比较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比较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4-03诊治的1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A组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B组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140例均获得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2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满意,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曾义高方丁贺志强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前路减压后路减压内固定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MCP-1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探讨MCP-1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实验组)及10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照组),测量骨密度;分别收集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MCP-1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MCP-1表达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MCP-1表达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外周血中MCP-1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表达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MCP-1表达增高,MCP-1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病。
黄晶方丁王亮刘安宁张高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后入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行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127例,根据固定节段不同分为短节段组(67例)、长节段组(35例)和伤椎节段组(25例);观察各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随访1~2年,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长节段组>伤椎节段组>短节段组(P<0.01);术后卧床时间短节段组>伤椎节段组>长节段组(P<0.01);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恢复情况长节段组和伤椎节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短节段组(P<0.01);3组病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情况。结论:短节段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长节段及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复位及确保伤椎前缘高度方面优势更明显。
方丁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胸腰段短节段长节段
单开门联合Neulen钛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3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Neulen钛板用于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采用C3-7单开门颈椎扩大成形Neulen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2岁,MRI显示4个节段狭窄43例,3个节段狭窄10例,以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片、CT及MRI测量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15)分钟,出血量(250±30)ml,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C5神经根麻痹、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改善率(74±8)%,影像学复查显示术后3天、6个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解除,术后6个月门轴均达骨性融合,无一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伤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联合Neulen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简单安全,临床疗效肯定。
曾义高余勤武陈先洲刘继军方丁贺志强郭方周琴刘琼
关键词:单开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四肢开放性创伤后机体免疫应激及创面病原菌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各种交通事故伤、机械挤压伤、高处坠落伤频发,多数属于开放性创伤,且四肢伤相对常见。由于受伤环境较为复杂,创面可能遭到污染,易发生感染,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1,2]。如何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并促进创面愈合和肢体康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发生创伤后,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应激反应,各种免疫因子会发生不同程度改变,例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3,4],
方丁吉璐宏陈盛贺志强余勤武
关键词:开放性创伤免疫应激高处坠落伤四肢伤交通业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 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3-01—2014-01分别采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DHS组60例,PFNA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与PFNA组比较,DH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DHS组骨折愈合时间比PFNA组长,且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特别是不稳定骨折,PFNA内固定效果更好,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方丁曾义高陈先洲余勤武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 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6月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56例分两组,常规组行常规处理;损伤控制组应用骨科损伤控制.就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出血情况、手术后住院平均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X线片结果 优良率、尿道损伤、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损伤控制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X线片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尿道损伤、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损伤控制组患者手术过程出血情况、手术后住院平均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创伤,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加速手术后骨折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推广.
吉璐宏方丁
关键词:骨科损伤控制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微创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微创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采集12具成人防腐尸体胫骨平台标本,制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模型(Schatzker分型Ⅵ型)。分别用外侧LISS锁定钢板+后内侧重建钢板(LISS+RP)、单独外侧锁定钢板(LISS)固定,进行位移、轴向刚度的研究。结果 LISS+RP组生物力学稳定性显著优于LISS组(P<0.05)。结论LISS+RP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方丁曾义高陈先洲余勤武王体沛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生物力学
夏天无片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夏天无片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3例跟痛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组161例,对照组162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Baird-Jackson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aird-Jackson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ird-Jackso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为8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2%(P<0.05)。结论:夏天无片治疗跟痛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梅杰尹静文方丁袁林
关键词:跟痛症体外冲击波视觉模拟量表
跟骨骨折4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中的60%,占全身骨折中的2%。且多为粉碎性,累及距下关节,治疗难度大,预后功能恢复差别大,致残率高。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可塑形跟骨解剖钛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余勤武刘继超陈先州曾义高方丁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