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琪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377例,其中脑出血89例,脑梗死288例。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组116例和抑郁组261例,分析其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再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抗抑郁+脑卒中治疗4周)和对照组(126例,脑卒中治疗4周)。观察各组HAMD_(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睡眠障碍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脑卒中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在第2、3、4周末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卒中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李海聪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戴琪马明陈晓光王燕
- 关键词:卒中抗抑郁药血清素神经生物学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内治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0年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长期以来,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应用中医中药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中医理论提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三个基本治疗原则,对中医内治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认识的不断提高,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中医内治法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及早防治,合理用药,可有效延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 赵东张勃欣戴琪
-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痹骨痿中医内治法
- 肥胖病的机理探讨与诊疗方策
- 2002年
- 不论是因病致胖,还是因胖致病,形盛未必实证,本虚又挟标实,痰气交阻、血涩脂凝和命门火衰并存,是导致肥胖病及其复杂症候的重要病机。现代研究表明,肥胖病不仅和饮食和运动量有关,而且特别与由于内分泌变化而引起的机体内环境改变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上拟定“通阳降脂减肥方”并取得一定疗效。
- 戴琪朱明
- 关键词:肥胖病内分泌学
- 老年卒中患者中重度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治疗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药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卒中患者377例,根据其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障碍组(116例)和抑郁障碍组(261例),分析和研究其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然后将抑郁障碍组2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126例)。分别给予中医药抗抑郁治疗加卒中治疗和单纯卒中治疗4周,观察其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79.78%(71/89),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的65.97%(190/288,P<0.05);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部位的卒中患者比其他部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障碍(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较易发生抑郁障碍。经4周治疗,治疗组的HAMD17、HAMA、SDRS、NDS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DS(19.1±16.3)较治疗前(31.3±14.8)显著下降,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P<0.05)。结论卒中的性质、部位、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药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卒中患者的抑郁障碍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李海聪李求兵杨学青戴琪陈晓光王燕田心马明田进王博元
- 关键词:抑郁障碍老年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 老年卒中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治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对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改善患者睡眠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将老年卒中患者336例,根据其睡眠情况分为睡眠正常组(115例)和睡眠障碍组(221例),分析和研究老年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然后将睡眠障碍组2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艾司唑仑口服治疗21天,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77.03%(57/74),高于脑梗死患者的62.60%(164/262,P<0.05);发生在脑干、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部位的卒中患者比其他部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的患者易发生睡眠障碍。中医药能显著改善老年卒中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81.25%(91/112),优于对照组的65.14%(71/109,P<0.01)。随着睡眠的改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神经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卒中患者睡眠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药可改善老年卒中患者的睡眠。
- 李海聪陈晓光田心杨学青李求兵马明王燕戴琪曲丹李桐吴卿
- 关键词:睡眠障碍老年卒中中医药
- 最早的中医西传波斯文译本《唐苏克拉玛》被引量:17
- 2000年
- 中国医学早期向西方传播的史实 ,与一本用波斯文写成的、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百科全书《唐苏克拉玛》密切相关。这本书是由波斯国 (今伊朗 )蒙古可汗时期的宰相拉什德主持并组织学者编译的 ;“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是拉什德为该书题写的副标题。该书成书于公元 14世纪初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医译本。通过大量翻译鉴定与考证工作得出 :该书残本内容为我国宋元时期流行的《脉诀》的注译本 ;而非我国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该项研究填补了中国医学史、东西方医学交流史的空白 ,并把中国医学向西方传播的实证阶段成功地推进到公元 14世纪 ,即我国元代。
- 朱明弗利克斯克莱.弗兰克戴琪
- 命门动静观——兼论中医关于内分泌学的早期发现被引量:16
- 2000年
- 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医家为探索生命的起源及其内在规律所作的伟大尝试 ,反映出中国医药学早期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发现和认识[1] 。明代医家关于命门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的描述 ,与现代医学肾上腺的位置和生理功能基本相合。“命门动静观”———即命门是五脏整合的生殖调节中枢 ,平时处在半关闭的状态 ,静以蓄养 ,为生殖作物质和能量方面的储备 ;激发态下命门全面开放 ,整合脏腑 ,使之同步 ;奇经八脉为命门开放、整合五脏的通道。命门为生命之原 ,相火之主 ,具有阴阳相济的特性 ,因而有别于五脏、十二经脉 ,反映出太极层次下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调节机制。这项研究澄清了长期以来“肾命不分”的混淆。命门学说研究的深入为在生命的高层次上探索中西医结合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朱明戴琪
- 关键词:相火奇经八脉内分泌学命门学说
-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初步临床观察
- 本研究参考目前西方国家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研究的有关方法和理论,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原则,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二级预防中西医治疗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 李海聪戴琪田心万迎新张铁忠马明王燕李求兵赵东陈晓光杨学青陈钢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成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406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210例)和对照组(196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与西药艾司唑仑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PSQI、HAMD、HAMA、TE...
- 李海聪王博元杨学青李求兵戴琪王燕陈晓光马明田心赵东
-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中医药艾司唑仑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与黛立新治疗老年抑郁障碍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31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与西药黛立新治疗,并同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 李海聪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戴琪陈晓光王燕马明田进
- 关键词:老年抑郁障碍焦虑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