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素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3篇肠毒素
  • 2篇电泳
  • 2篇毒素基因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基因分型
  • 2篇肠毒素基因
  • 1篇荧光PCR
  • 1篇志贺菌
  • 1篇中毒
  • 1篇生物学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脉冲场凝胶电...
  • 1篇分子

机构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浙江省杭州市...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丁水军
  • 4篇戴城钢
  • 4篇傅丹青
  • 3篇陈棋炯
  • 3篇孙永祥
  • 1篇张金芳
  • 1篇汪皓秋
  • 1篇葛小萍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肠毒素基因分型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进行肠毒素基因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分型。方法采用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对产肠毒素的菌株进行PCR基因分型与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从被检样品中共分离到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初筛均为阳性,基因分型检测均为SEA。PFGE分型结果显示22株可分为3个型,P1型为19株,P2型2株,P3型1株。结论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这是一起产肠毒素SE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PFGE分型结果显示有3个型,P1型占主导。
戴城钢孙永祥傅丹青陈棋炯丁水军张金芳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与分型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分离株产肠毒素的情况,以及主要肠毒素SEA、SEB、SEC、SED、SEE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小型VIDAS全自动荧光酶标免疫法对46株分别从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公共场所监测样品、食品监测样品以及食物中毒病人粪便和呕吐物中分离到的SA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再采用PCR技术对产肠毒素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46株SA菌株中,携带肠毒素的为22株,检出率为47.83%。其中以SEA、SEB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1.82%和27.27%。不同来源SA分离株携带肠毒素基因的比例不同,24株来自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分离株中检出率为41.67%(10/24);4株来自公共场所监测样品分离株中检出率为50.00%(2/4);12株来自食品监测样品分离株中检出率为33.33%(4/12);6株食物中毒样本分离株中检出率为100%(6/6)。结论:46株SA分离株中产肠毒素为22株,比例较高,而且携带肠毒素基因的类型较多。试验表明,VIDAS与PCR技术应用于检测SA分离株中肠毒素基因简单、快速,适合基层疾控部门应用。
傅丹青陈棋炯丁水军戴城钢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PCR
福氏志贺菌4c亚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3—2007年从爆发和散发细菌性痢疾患者中分离之福氏志贺菌4c亚型(F4c)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4株F4c菌株以生化反应和血清分型进行鉴定,利用PER法检测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分析。结果24株菌株全部为F4e,均具有ipaH毒力基因。用PFGE分型方法将24株菌株分成17种不同的带型,Dice系数为0.71~1.00。2005年、2006年、2003年三次爆发(分别简称为爆发1、2、3)中各自分离到的菌株基因型紧密相关。三次爆发中的部分菌株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ice系数〉0.8)。散发菌株和爆发1、3菌株间的距离较远(Dice系数〈0.8),和爆发2菌株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ice系数〉0.8)。结论F4c菌株具有ipd/毒力基因,PFGE提示杭州地区近年F4c三起爆发菌株可能属共同的克隆群。
丁水军孙永祥汪皓秋傅丹青戴城钢
关键词: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特异的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按金黄色葡萄球菌SEA~SEE型肠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普通PCR检测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建立荧光PCR检测体系。结果: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22株携带肠毒素基因,阳性率为47.83%。以SEA、SEB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1.82%和27.27%;不同来源的分离株携带肠毒素基因的比例不同,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毒素基因的菌株占27.27%。结论:荧光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用于肠毒素基因的分型与分布的研究,适合基层疾控部门使用。
葛小萍陈棋炯孙永祥傅丹青丁水军戴城钢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荧光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