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玲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术后
  • 3篇外科
  • 3篇胃肠
  • 2篇直肠
  • 2篇手术
  • 2篇术后患者
  • 2篇速康
  • 2篇胃癌
  • 2篇康复
  • 2篇康复外科
  • 2篇化疗
  • 2篇加速康复
  • 2篇加速康复外科
  • 2篇后患
  • 2篇腹腔
  • 2篇肠癌
  • 2篇肠外
  • 1篇胆固醇
  • 1篇滴管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成玲
  • 7篇熊伟昕
  • 5篇伍淑文
  • 4篇邓玉珍
  • 2篇李爱利
  • 1篇刘大钺
  • 1篇谭敏
  • 1篇成守珍
  • 1篇蔡世荣
  • 1篇胡丽君
  • 1篇陈创奇
  • 1篇凌励
  • 1篇赵刚
  • 1篇钟秋梅
  • 1篇韦燕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与健...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研究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Delphi法建立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运用专科指标对胃肠外科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对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开始实施时(2016年6月)和指标运用6个月后(2016年11月)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指标"患者知晓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分别为75.00%和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0,P〈0.05),过程指标也有改善.结论 胃肠外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胃肠外科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为胃肠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熊伟昕乔金方成玲伍淑文成守珍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胃肠外科
延续性保健指导用于老年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保健指导用于老年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造口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前者基础上延续性保健指导,对比其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抑郁评分明显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给予延续性保健指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人工肛门功能,临床上普及很有价值。
邓玉珍成玲谢美玉熊伟欣
关键词:延续性保健指导老年直肠癌生活质量
术前血胆固醇水平与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疼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后疼痛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围手术期实施ERAS方案的121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术前血清总血胆固醇水平分为低胆固醇组(女<4.35 mmol/L,男<4.10 mmol/L)、中胆固醇组(女4.35~5.30 mmol/L,男4.10~4.70 mmol/L)、高胆固醇组(女>5.30 mmol/L,男>4.70 mmol/L)。比较3组患者术后0~3 d NRS疼痛评分、疼痛控制不良(NRS≥5分)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98.3%(119/121),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为12.4%(15/121),其中低胆固醇组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为21.1%(8/38),显著高于中胆固醇组的6.4%(3/47)和高胆固醇组的11.4%(4/35)(χ^2=9.458,P=0.003)。3组间术后0~3 d的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4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β=-0.212,OR=0.921,P<0.05)。结论术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能会增加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的风险,检测术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有利于结直肠癌ERAS术后的个性化疼痛控制管理。
熊伟昕成玲陈创奇蔡世荣
关键词:胆固醇结直肠外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疼痛测定
腹腔镜探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探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210例腹腔镜探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本组21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探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熊伟昕成玲凌励伍淑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 HIPEC术后短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80%(20/25),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0%(5/2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无吻合瘘发生;Ⅰ~Ⅱ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5/20);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36%(9/25);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24%(6/25);低蛋白血症占80%(20/25);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占4%(1/25);28%出现管周渗液(7/25);护理满意度为92%(23/25);随访4~15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晚期胃肠癌恶性腹水的发展。严格的规范化护理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爱利熊伟昕成玲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腹膜转移恶性腹水晚期胃肠癌护理
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术后放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术后放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术后放化疗的68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选择临床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进一步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焦虑和抑郁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术后放化疗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邓玉珍成玲熊伟欣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胃癌术后放化疗
一种快速且准确调节滴速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且准确调节滴速的输液器,按药液流动方向设有依次连通的瓶塞穿刺针、茂菲氏滴管、输液管、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头,所述输液管上套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上沿其长度方向的正中处...
熊伟昕赵刚伍淑文胡丽君李爱利钟秋梅邓玉珍韦燕成玲谢美玉黄倩
文献传递
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在胃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根据两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加速康复组(ERAS组)(36例)和传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心理应激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0.5)天vs.(3.1±0.6)天]、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8±0.9)天vs.(5.3±1.5)天]、开始进食流质时间[(2.4±0.6)天vs.(3.8±0.8)天]、术后住院时间[(9.1±1.9)天vs.(11.3±2.1)天]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均P<0.05);ERAS组的特质焦虑评分[(36.8±12.43)分vs.(40.5±10.4)分,P=0.024]、状态-特质焦虑评分[(68.6±23.46)分vs.(72.7±21.9)分,P=0.035]明显低于传统组;ERAS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97.22%vs.83.33%,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主观感受,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邓玉珍熊伟昕成玲谭敏伍淑文
关键词:围术期胃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的影响及促进效果。方法本研究使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患者家属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健康宣教前、后访谈,收集患者家属对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认知、措施和执行情况数据,考察指标有手卫生、污物分类处置、周围环境和协助患者清洁卫生四个方面。结果宣教后患者家属在洗手指征、洗手时间、污物处理要求、周围环境要求、协助患者卫生要求等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的知晓率(75.47%、62.26%、80.19%、68.87%、78.30%)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宣教后,家属自身手卫生、污物分类处置、每日清洁消毒床头柜及床栏、协助患者清洁卫生四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率(61.75%、67.94%、76.72%、72.49%)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模式的医院感染防控行为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水平和防控措施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熊伟昕伍淑文乔金方成玲刘大钺
关键词:健康宣教患者家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