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硬化40例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 2004年
- 郭涛成江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神经电生理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周围神经系统
-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8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为观察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 ,提高疗效 ,分析 8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绝大多数呈现四肢软瘫 ,腱反射呈多样性 ,肌张力减低 ,病理征阴性。仅 1例患者四肢肌张力增高 ,病理征阳性。 11%为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2 7%ALT/AST异常 ,32 %CK升高 ,31%WBC增高 ,4 8%ECG异常 ,97%经单纯口服补钾症状完全恢复缓解。认为 ,根据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特点 ,不难对其作出正确诊治。患肢肌力与血钾水平关系经χ2检验 P <0 0 5 ,说明患者肢体肌力与其血清钾水平呈正相关 ,腱反射表现呈现多样性 ,仍需进一步观察。
- 成江郭涛
- 关键词: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补钾肌张力腱反射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7例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分析,探讨此种方法在本地应用前景方法:将我科近两年来1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回顾分析结果:静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
- 成江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 文献传递
- CT引导定位、微创碎吸治疗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总结微创碎吸治疗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定位,30例行血肿穿刺反复冲洗、持续引流;7例行血肿穿刺加一侧侧脑室穿刺,反复冲洗、持续引流。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生存,生存率91.89%;死亡3例,死亡率8.11%。结论微创碎吸治疗急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 张庆杜彦辉涂小平成江马斌武侯小林李勇军
- 关键词:CT定位脑出血微创碎吸
- 颅内横窦血栓形成误诊一例分析
- <正> 临床资料1、住院经过:女,64岁,主因“头痛一周”于1998年3月5日收住院。入院查体:T:36.8℃P:78次/分R: 18次/分Bp:130/70 mmHg。神志清,眼底(一),颅N(一),四肢肌力、肌张力、...
- 李勇军成江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和诱发电位分析及其诊断价值比较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 (MRI)、诱发电位特点 ,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MS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并比较临床异常表现与MRI异常表现及诱发电位异常表现的差异 ,比较诱发电位异常表现与临床异常表现相符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以青壮年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MS在MRI上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临床异常发现多于MRI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 =34 6 2P <0 0 0 1) ,临床异常表现少于诱发电位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6 74 6P <0 0 5 )。结论 :MS的诊断应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 ,主要依赖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中MRI的特异性强 ,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 ,尤以SEP、VEP异常率高 ,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病灶。
- 郭涛成江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核磁共振成像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