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荣
- 作品数:2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再燃烧条件下煤粉热解过程中C、H、N释放特性被引量:10
- 2005年
- 在携带流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再燃条件下煤粉的热解特性,测量了煤粉在高温烟气环境中热解时的质量损失和煤中C、H、N等主要元素的释放份额,分析了煤种、热解温度、热解气氛和煤粉粒径等因素对煤中主要元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煤中H析出份额远大于C、N和煤的质量损失份额,C、N析出份额与煤的质量损失份额基本相同,随煤挥发分含量增加、热解环境温度升高和煤粉颗粒粒径减小,C、H、N释放份额增加,煤焦中H/C值下降。
- 卢平徐生荣祝秀明顾洲
- 关键词:煤粉热解再燃烧
- 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Sub>x</Sub>排放的方法及锅炉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Sub>x</Sub>排放的方法,将炉内燃烧过程主燃烧区、再燃区和燃烬区;其特征是:再燃区分为一级再燃区和二级再燃区,向一级再燃区喷送入煤粉,将生物质经过干燥、粉磨预处理...
- 卢平徐生荣祝秀明
- 煤粉再燃过程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减小以及再燃区反应温度的提高,煤粉NO还原效率增加;在相同的SR2下,随着煤中挥发分含量的提高,煤粉粒径的增加和再燃区反应温度的降低,煤焦异相还原NO贡献上升;对于相同再燃燃料份额:SR1=1.0和SR1=1.2时煤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均大于SR1=1.1时的异相还原NO的贡献.
- 卢平徐生荣祝秀明
- 关键词:环境科学煤粉再燃NO煤焦
- 再生烟气余热锅炉的设计
- 2002年
- 结合催化裂化再生烟气的特性 ,论述了用于这种烟气余热回收的余热锅炉设计特点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指出采用螺旋肋片管可使锅炉结构更为紧凑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热面的积灰、低温腐蚀和振动问题 ,以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 .
- 徐生荣
- 关键词:余热锅炉螺旋肋片管积灰
- 再生烟气余热回收方案分析
- 2001年
- 以某石化厂再生烟气的余热参数为例 ,通过传热学和热力学计算以及经济技术比较 ,分析了采用低压蒸汽和中压蒸汽余热回收方案的利弊 ,指出采用中压余热回收方案的合理性。
- 徐生荣
- 关键词:再生烟气蒸汽参数YONG效率余热回收传热学石化厂
- 半干法气体加湿除湿式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半干法气体加湿除湿式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喷动床蒸发器、布袋除尘器、横管降膜冷凝器和汽水分离器,其中: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输出端与喷动床蒸发器底部...
- 张琦徐生荣
- 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Sub>x</Sub>排放的方法及锅炉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Sub>x</Sub>排放的方法,将炉内燃烧过程主燃烧区、再燃区和燃烬区;其特征是:再燃区分为一级再燃区和二级再燃区,向一级再燃区喷送入煤粉,将生物质经过干燥、粉磨预处理...
- 卢平徐生荣祝秀明
- 模拟增压流化床燃烧室启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在一座截面为 0 .6 6 4× 0 .6 5 6 m2 的常压流化床燃烧室内 ,进行了热烟气启动增压流化床的系统性模拟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研制了与中试 PEBC装置成缩小比例的风室结构 ,水冷布风板和启燃室等系统部件 .分别用徐州烟煤、阳泉无烟煤、常州卜弋贫煤和焦作无烟煤矸石混煤 ,试验了热烟气点燃流化床的煤种适应性 .研究了加煤床温、加煤速率、埋管受热面、静止床高、热烟气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对启动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床层温升速率的变化 .
- 段钰峰赵长遂陈晓平金保升徐生荣王逸仁张志伦
- 关键词:增压流化床
- 降低燃气锅炉排烟热损失方法探讨被引量:14
- 2002年
- 燃用天然气的锅炉其排烟温度较高 ,除带走大量显热之外 ,烟气中还存在大量水蒸汽的潜热 ,若将这两部分热量充分回收 ,则将大幅度提高锅炉热效率。文章在对天然气的燃烧特性计算的基础上 ,分析燃气锅炉烟气潜热回收的效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徐生荣
- 关键词:锅炉热效率冷凝换热燃气锅炉排烟温度烟气阻力
- 物理场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综述了高、中、低能量物理场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的应用。高能量物理场(如高能辐射化学法、微波诱导等离子体法、微波放电法、微波加热法等)通常直接改变脱硫脱硝反应机理;中、低能量物理场包括静电喷射器法、荷电干式喷射器法、磁固定床法、磁流化床法、低温磁性铁基SCR脱硝技术、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技术等通常改变脱硫脱硝反应的物理过程。烟气脱硫、脱硝效率随物理过程的改进而提高。
- 张琦徐生荣
- 关键词:烟气脱硫烟气脱硝微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