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奕鹏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4篇康复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神经干细胞移...
  • 3篇缺血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移植
  • 3篇干细胞
  • 2篇电刺激
  • 2篇锻炼
  • 2篇虚拟现实
  • 2篇血性
  • 2篇肢体
  • 2篇神经干细胞移...
  • 2篇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起立
  • 2篇缺血缺氧

机构

  • 18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19篇徐奕鹏
  • 10篇侯甜
  • 2篇不艾吉尔·艾...
  • 2篇曲源
  • 2篇陶静
  • 2篇刘慧华
  • 2篇迟杰骏
  • 2篇燕铁斌
  • 2篇梁明
  • 2篇陈刚
  • 2篇李金贤
  • 2篇魏珍
  • 1篇谢荣
  • 1篇迟广明
  • 1篇熊宇翔
  • 1篇李红燕
  • 1篇石文剑
  • 1篇杨飞
  • 1篇卡热也木·卡...
  • 1篇杨毅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针联合上肢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单盲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头针联合FES组、FES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各20例。给予5次/周,连续4周的干预。比较三组在干预第2周、第4周,及治疗结束后的第4周随访时的上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及Brunnstrom分期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1)三组一般资料及结局指标治疗前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4周后及出院4周进行随访时,FMA-UE评分:头针联合FES组较FES组、常规康复组在FMA-UE评分明显提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三组间Wolf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在干预后及随访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联合上肢FES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徐奕鹏侯甜张雪陈铖王若兰邱铸黄君超胡师予孙娇龙张淇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性电刺激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动作电位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14胎鼠大脑皮层制备NSCs。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NSCs组(20只)、HIE组(20只),对7日龄NSCs移植组新生大鼠在建模后72 h进行经脑室NSCs移植,于移植后3周、7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测定。结果:术后3周、7周时NSCs移植组实验鼠后肢股四头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与对照组相比引出波幅明显偏高(P <0.01)。结论:NSCs移植可改善缺血缺氧性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经脑室NSCs移植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为今后成功防治小儿脑瘫脑提供了新的可行性途径。
徐奕鹏侯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动作电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肩关节康复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可有助于肩关节康复的肩关节康复辅助装置,它包括一竖支撑件,所述竖支撑件的截面呈C状或呈弧形,所述竖支撑件的顶端弯曲,且当所述竖支撑件扣在胳膊上时,所述竖支撑件顶端的弯曲部扣在肩部...
侯甜丁岚徐奕鹏崔萍阿依古丽·阿布都瓦依提阿斯丽·艾尔肯腾孝通何彩霞
文献传递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NSCs移植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14胎鼠大脑皮层制备NSCs。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NSCs组/(20只/)、HIE组/( 20只/),对7日龄NSCs移植组新生大鼠在...
徐奕鹏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工作模式的电动起立床对正常人血压脉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电动起立床是康复科的基本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传统的电动起立床的活动平板只能单方向的从水平倾斜至垂直,并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固定在不同的倾斜角度([1—2])。这种起立床因为体位转换较快,使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易引发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动态自动调节电动起立床通过加入可编程的动态自动调节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15 2 0072236.6,201510053421.5)可以实时动态地调节活动平板的训练角度,
徐奕鹏侯甜刘慧华燕铁斌
关键词:活动平板临床康复专利号
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后偏瘫且步行功能受限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步行能力及下肢痉挛评分较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方式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并能减轻下肢痉挛。
于学涛徐奕鹏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下肢功能
一种多功能手腕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手腕带,旨在满足现有的脑卒患者恢复锻炼的需求,包括固定无弹力绷带和连接无弹力绷带,固定无弹力绷带和连接无弹力绷带相连接,固定无弹力绷带的外侧设置有外魔术贴,连接无弹力绷带的外侧设置有弹力绷带,弹力绷带...
徐奕鹏侯甜李金贤迟杰骏不艾吉尔·艾力李春丽阿依努尔·艾尼朱慧艳殷春赵文君
文献传递
基于3D环境的虚拟现实任务导向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究基于3D环境的虚拟现实(VR)任务导向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平衡康复,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VR平衡康复,两组训练方案均为40 min/d, 5 d/周,共3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给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及Berg平衡功能评定(BBS)。同时行身体压力中心移动指标及稳定极限范围(LOS)测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及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睁眼及闭眼时摆动面积、长度及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向各个方向LOS值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LE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睁眼及闭眼时摆动面积、长度及速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向各个方向LOS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3D环境的VR任务导向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
梁明徐奕鹏曲源李红燕丁轩
关键词:脑卒中虚拟现实康复
一种医用下颌托举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下颌托举架,包括弧形架、弧形垫、透气软垫、滑杆、调节杆、调节板、弹簧、固定螺栓、连接头、连接架、小弹簧以及连接杆,弧形架内侧安装有弧形垫,弧形垫下侧装配有透气软垫,弧形架下端面连接有滑杆,滑杆上端面...
李学斌赵丽钮峥嵘徐奕鹏王志红蒋雁杨飞杨毅石文剑熊宇翔陈刚赵晓亮徐斌彬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TST深度学习的脑卒中训练方法及训练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ST深度学习的脑卒中训练方法及训练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原理,对人体实时图像、生理参数采集结果进行深度学习,按时序特征进行提取和训练,得到最终输出结果,在此过程中,在通过目标函数进行测试的框架中,融入超...
梁明魏珍徐奕鹏迟杰骏侯甜马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