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人及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功能性磁共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用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 fMRI)对正常受试者及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中枢进行定位并简单比较其异同.方法:健康志愿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4~51岁,平均36.4岁.以及突发性耳聋患者2例.所有正常志愿者刺激期,均接受单耳2000Hz纯音频刺激;基线期,无音频刺激.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其电测听结果,给予相应听力下降频率的阈上及阈下刺激.实验数据均使用SPM 99处理.结果:对于听力正常志愿者,fMRI结果显示双侧颞上回有较明显的激活,刺激对侧激活范围及强度均超过刺激同侧.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阈下刺激时,脑内未发现明确的听觉激活区;给予阈上刺激时,可以发现双侧颞上回有较明显的激活,但双侧听觉中枢的激活程度及范围基本相近.结论:MRI可以显示正常人听觉中枢所在位置,因此当病变累及到听觉中枢时,可以用fMRI方法对突发性耳聋是中枢性的还是外周性的做出判断,若为中枢性的,则可显示听觉中枢的受累情况,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给出指导性建议.
- 王志陈敏宋海涛张晨徐亮周诚
- 关键词:听觉突发性耳聋磁共振成像
- 正常人及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功能性磁共振的初步研究
- 目的用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 BOLD fMRI)对正常受试者及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中枢进行定位并简单比较其异同。材料与方法健康志愿...
- 王志陈敏宋海涛张晨徐亮周诚
- 文献传递
- 突发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在功能性核磁的表现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技术,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在接受纯音刺激时听觉中枢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突发性聋患者13例(均为左耳患病)为试验组,12例双耳听力正常的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ool Edit Pro2软件编辑1000Hz、127dB纯音,刺激模式采用ON/OFF组块设计,通过耳机分别给予右耳及双耳音频刺激,采用荷兰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最后通过SPM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右耳接受纯音刺激时听力正常组主要中枢激活区在双侧颞上回、左枕叶、左额上回,此外还有左小脑、双侧海马及双侧旁中央小叶激活,听觉中枢表现为右侧优势偏向;突聋组见双侧颞上回,以及左侧海马、右枕叶和左侧距状裂区激活,听觉中枢表现为左侧优势偏向,突聋组听中枢激活容积小于正常组。双耳同时刺激时,听力正常组激活区主要在双侧颞中回,右侧扣带回和左胼胝体亦明显激活;突聋组双侧颞中回,以及右侧颞上回、右小脑、右侧额下回及右楔前叶激活,两组听觉中枢均表现为右侧优势偏向。听力正常组与突聋组比较,正常组左小脑、左胼胝体区明显激活,突聋组出现新的激活区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及右小脑区;突聋组听中枢激活容积小于正常组。结论突聋患者在单耳刺激时听觉中枢出现优势偏向的改变,提示单侧耳聋的病人听觉皮质存在着结构重组;听觉中枢具有可塑性,突聋患者在双侧刺激时通过听觉重组使双耳对外界声音的感知尽量达到正常水平;突聋患者听觉中枢不仅本身存在重组现象,且同视觉皮质之间也发生了感觉交互作用。
- 张秋颖宋海涛陈敏周妮娜徐亮
- 关键词:突发性聋听觉中枢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 高场头颈部磁共振检查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质量控制对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上的作用。方法由6位志愿者及随机选择86例进行头颈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使用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行头颈部磁共振T2WI检查,调整扫描参数及其它环境因素,获得磁共振T2WI图像,同时记录中心频率。结果测量获得图像的信噪比,由三名有经验放射科医师和两名技师分析不同部位的图像质量,并按五级评分。讨论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及不同参数对磁共振检查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日常磁共振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 张晨蔡葵蔡杰徐亮陈敏
- 关键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
- 正常人前庭性旋晕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 目的:用功能性磁共振方法(Functional MRI,fMRI)来评估0℃水所诱导的前庭性旋晕脑的功能性反应。材料与方法:17名健康志愿者,男11例,女6例,年龄范围25 -32岁,均为右利手。经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及鼓...
- 王志龚霞陈敏徐亮张晨周诚
- 文献传递
- 3D-FIESTA序列在内耳及内听道磁共振检查上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高分辨率影像在内听道成像技术上的应用。方法:对86例共172只内耳应用3D-FIESTA序列做颞骨的三维容积扫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后处理,观察由3D-FIESTA序列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对内耳及内听道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3D-FIESTA序列扫描及MIP重建对内耳耳蜗、迷路及内听道内神经及血管显示清晰,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3D-FIESTA序列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分辨率,对内耳及内听道充满水的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在内耳、内耳道和桥脑小脑角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晨蔡葵尹晶晶李微微徐亮陈敏
- 关键词:内耳磁共振检查
- 视觉皮质的功能性核磁及磁共振波谱研究
- 目的对视觉中枢进行BOLD fMRI及MRS联合研究。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男7例,女3例,年龄26-45岁(平均33岁),经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未发现颅内异常信号。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一次fMRI及两次MRS检查。fMRI检...
- 王志陈敏蔡葵张晨徐亮孙非周诚
- 冰水刺激诱发前庭性眩晕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0℃冰水刺激诱导下人类大脑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信号变化。材料与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在15s内将15ml的冷水注入受试者右侧外耳道。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M99,对与前庭性眩晕相关的皮质激活区和失活区进行了个体分析及组分析处理。结果:多个皮质及皮质下脑区出现激活及失活。其中激活区包括:辅助运动区、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后脑岛、左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及左侧舌状回(BA19区)。失活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结论: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大脑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皮质反应网络参与前庭信号处理过程的学说。
- 王志陈敏龚霞黄魏宁徐亮周诚
- 关键词:眩晕前庭功能试验磁共振成像
- 正常人前庭性旋晕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 BOLD—fMRI)技术给予0℃冰水刺激对人类大脑前庭功能区定位进行研究,并探讨该...
- 王志陈敏龚霞徐亮张晨周诚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被引量:9
- 2008年
-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日益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以磁共振成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教学研讨班授课提纲为基础,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实施方案,指出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蔡杰杨斌徐亮宣海奇蔡葵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