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病例资料完整,年龄60岁以上的AMI患者205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0天内死亡34例,累计生存率83.4%,95%CI:78.30%~88.50%。(2)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AMI前心力衰竭、血液透析、血清肌酐(SCr)、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暴露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3)心源性休克(RR=3.351),高SCr(RR=2.740)和女性(RR=1.954)为AM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心源性休克和非心源性休克者30天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3.3%和86.9%,P=0.001,高Scr和正常SCr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6.1%和90.9%,P=0.000,女性和男性患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74.6%和88.1%,P=0.012。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高SCr和女性的老年AMI患者近期预后差,应重点加强监护。
- 贾百全彭跃华吴静徐亮杜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
- 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徐亮郭海鹏范波胜
- 关键词:误诊
- 胺碘酮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42例C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校正)O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QTcd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F5.6767.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LVESV、QTcd显著低于治疗前(t=11.698、2.5248、3.1841,P〈0.01或P〈0.05),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沪2.578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QTcd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7499,P〈0.01)。结论胺碘酮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QTcd,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可安全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
- 吴静王运茹徐亮杜华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QT离散度左室射血分数
-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并同时行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将颈动脉内壁分为六型:内膜无增厚、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根据病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和其他病情组。冠脉造影阳性者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与阴性者相比,颈动脉的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与程度与冠心病存在着回归关系,特别是内膜增厚及软斑两种类型。在冠心病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的软斑发生率高,内膜增厚发生率十分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特别是软斑对急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意义更大。
- 彭跃华徐亮靳建华张瑛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盐 (潘南金 )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6例 ,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 36例和对照组 4 0例 ,前者在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加入潘南金 5 0ml静点 ,每日 1次 ,10天为 1疗程。全部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 1周 ,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死率。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门冬氨酸钾镁组低于对照组 ( 2 8.9%与 6 0 .0 % ,P <0 .0 5 ) ;Lown分级VIb级及其以上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门冬氨酸钾镁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5 .6 %与 2 5 % ,P <0 .0 5 ) ;门冬氨酸钾镁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治疗中 ,门冬氨酸钾镁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且未见任何副作用 ,是一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 。
- 彭跃华张自富吴静赵三梅孙红蕾徐亮杜华
-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潘南金心律失常
-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CS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 mg,而后100 mg/d;联合组(37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 mg,而后阿司匹林100 mg/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2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0d、30d检测hs-CRP和TNF-α;在用药前、用药后30d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0d、30d 2组患者hs-CRP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6个月内联合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vs 22.9%,P<0.05);治疗前后30d 2组患者PT、APTT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个月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vs 8.6%,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阿司匹林抗炎作用显著强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吴静徐亮杜华王运茹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氯吡格雷超敏C反应蛋白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纳入ACS患者行PCI治疗术后无复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硝普钠0.9μg/kg,替罗非班组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3min内注完,随后以0.15μg/(kg·min)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4h。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给药前、给药后20min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改变及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冠状动脉内给药20min后造影显示,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均较给药前有改善,替罗非班组IRA的TIMI血流0级、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给药2h后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不明显,而替罗非班组患者心电图获得显著改善,两组冠脉给药2h后ST抬高及压低程度、缺血损伤导联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内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内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地改善ACS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2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吴静徐亮杜华王运茹
-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复流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孙红蕾范波胜徐亮
-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22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Apical Hypert 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是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心肌肥厚。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多被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故认为本病为少见疾病。
- 徐亮董艳郭海鹏
- 关键词: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89例(CAS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CAS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脉压(P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程长、肥胖、SBP升高,高水平的TC、LDL-C、UA和hs-CRP是老年AS形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 贾百全徐亮杜华彭跃华吴静
-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