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抑郁
  • 2篇心理
  • 2篇住院
  • 2篇自杀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精神科
  • 2篇精神障碍患者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分裂症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效果
  • 2篇干预效果分析
  • 2篇病人
  • 1篇对心
  • 1篇心理弹性
  • 1篇抑郁性
  • 1篇抑郁症

机构

  • 10篇山东省精神卫...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0篇彭燕
  • 4篇胡传芬
  • 2篇夏晓
  • 2篇王旸
  • 2篇李华芳
  • 1篇周海英
  • 1篇靳新霞
  • 1篇刘雪君
  • 1篇亓翠云
  • 1篇孙菲菲
  • 1篇孟春燕
  • 1篇张苑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全科护理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卫生机构开放式心理病区人文关怀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对精神卫生机构实施人文关怀的意义、护理措施、培训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既往研究的贡献、优点与不足,以期实践和发展开放式心理病区人文关怀护理,为病人身心整合和康复提供思路。
胡传芬彭燕孟春燕孙菲菲丁永华
关键词:精神卫生机构开放式管理心理人文关怀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80名父母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的调查表进行测评,并和对照组的健康儿童80名父母进行比较,经4周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研究组再进行SAS、SDS测评。结果干预前,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中母亲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父亲(P<0.05)。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彭燕胡传芬王旸
关键词:青少年焦虑抑郁健康教育
不同特征精神科护士的共情疲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共情疲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对20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同情心满足得分(24. 67±4. 10)分,倦怠(26. 75±3. 37)分,二次创伤(25. 85±3. 93)分。性别和学历与同情心满足和倦怠维度均有相关性(P <0. 05);性别和工作年限与二次创伤维度有相关性(P <0. 05)。性别是共情疲劳同情心满足、倦怠、二次创伤维度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精神科护士处于中度共情疲劳,性别是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
彭燕李华芳
关键词:护士精神科
气管切开术后抑郁性木僵1例护理体会
2007年
胡传芬彭燕
关键词:木僵状态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抑郁性
细节思维管理法了解其在精神科护理中的管理效果
2021年
细节思维管理法了解其在精神科护理中的管理效果。方法:实验选取的124例患者,患者都是在2019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精神科就诊的要求,并且按照对比实验的要求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护理管理中分别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和常规护理管理,记录实验相关的数据,得出实验结果。结果:由探究对比实验可以看到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为4.84%,而另外一组照组患者治疗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为17.74%,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科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55%,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提升护理管理的效果。
彭燕
关键词:管理效果
品管圈对心理科住院患者晚间熄灯后手机使用时间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质量管理方法对心理科住院患者晚间熄灯后使用手机时间的影响。方法对使用智能手机的15~40岁住院患者310例进行目的性抽样,于2017年10月10~23日进行现状调查,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经真因验证后拟定对策,并干预12 w;于2018年3月19日至4月1日对使用智能手机15~40岁的住院患者298例进行调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住院患者晚间熄灯后手机使用时间由活动前每人每天1.62 h下降为活动后每人每天0.53 h晨间患者按时服药率和圈成员综合能力得分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QCC质量管理方法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心理科住院患者晚间熄灯后使用手机时间、人数,增加患者晨间按时服药率,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为其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艾宪英石雷鸣彭燕江红李霞王沛张苑夏晓
关键词:品管圈
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7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有针对性的接受8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疗效。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PRS、NOS-IE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
彭燕王旸胡传芬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心理弹性在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和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了解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和应对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特质应对问卷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在某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120例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处于较高水平。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自杀意念及各因子(掩饰因子除外)呈负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显著预测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在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01)。结论:提高心理弹性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降低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
李华芳彭燕卢敏夏晓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意念心理弹性
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索影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过程的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的问卷对连续出院的男女各30例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时间及影响住院的因素。结果 所有60例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0.36±25.15天。影响因素包括病人的家庭收入,不同的病种,工作家庭的需要,对治疗的不满,对疾病、预后、药物知识的缺乏。结论 住院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可减少不良影响因素。
刘雪君彭燕亓翠云
关键词:影响因素精神病人住院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有自杀行为者50例为研究组,无自杀行为者5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组在BPRS的焦虑、心境抑郁、幻觉、奇特的思维内容、自知力缺乏五因子和临床特征中言语性听幻觉、被害妄想、治疗依从性、对生活的信心四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及早对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将降低自杀率。
靳新霞彭燕周海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