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丞
- 作品数:138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跳跃,简洁清新的行文方式
- 2001年
- 跳跃式行文法,亦称间奏式、断裂式行文法,原本是散文,特别是诗词写作的常用方法。它最早被国外的新闻界广泛应用于新闻写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今,我国一些新闻工作者也注意使用这种手法。一批行文活泼、语言精简、篇幅短小、信息量大的新闻作品屡见报端。仅以《人民日报》为例,早在1991年9月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选中就有这样一篇作品荣获一等奖。
- 彭朝丞
- 关键词:行文方式句子段落自然段新闻
- 引语,新闻写作的入门课
- 1998年
- 引语是指在新闻写作中精当的引用新闻人物的语言,或报告、演讲中的话语的一种写作技巧。是用客观报道手法写活、写好新闻的重要技巧之一。新闻的本源是大千世界新近发生的万事万物,是人类在同自然界和社会生存发展斗争所发生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事实报道。这样,客观性便...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写作间接引语直接引语防空部队新闻人物
- 延伸 多关注新闻中的“为什么”
- 2002年
- 近读《扬子晚报》的一篇谈办报经验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给笔者的印象很深: '快,是《扬子晚报》的传统优势。过去,我们在许多新闻的报道上都打了‘第一枪’。这也是《扬子晚报》能够赢得读者的一大法宝。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我们经常听到读者有这样的反映:《扬子晚报》的新闻快是快,就是看了不过瘾。所谓‘不过瘾’,是相比而言的。有的媒体特别注重挖掘新闻的潜在价值,有时候接过你的线索深挖下去。结果抱了‘金娃娃’。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背景
- 对话在新闻中的运用
- 1986年
- 掌握和运用好新闻中的对话——让新闻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不仅能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有利于表现时代的特征,人物的性格和个性;同时,还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可信性。在新闻史上据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些篇章就是以其对话赢得读者。 1947年2月7日,新华社发过一则消息《刘胡兰慷慨就义》,这则不到三百字的新闻,除了三十四个字的导语和二十个字的结尾外,几乎全是采取问答式的对话。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新闻作品新闻事实
- 要把系列报道真正搞好
- 1997年
- 要把系列报道真正搞好10月上中旬,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广播、电视和报纸都增设了“系列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奖项。我作为系列报道组的一名评委,通过评选工作的实践,不仅使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闻报道信息传播新闻事件
- “现场短新闻”界说一议
- 1990年
- 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取得了可喜成功。这次评奖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坚持新闻改革与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起了导向作用;同时,对于丰富新闻学,特别是新闻采访学与新闻写作学的研究,也是十分有益的。下面,我仅就"现场短新闻"的界说及其必备特征,结合评委们对此的多次议论,谈点个人的看法。由毛泽东同志作为主要奠基人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诞生于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发展成长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只须翻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报纸,你就会读到许多来自前沿阵地的短而精的现场报道,刘白羽、华山。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改革新闻体裁
- 确立消息的主体地位 多写短而精的好新闻
- 1997年
-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给评委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与历届相比,所有送评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消息作为新闻写作中的弱项,这个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消息、言论组的评委们指出:现在许多新闻单位比较热衷于抓热点透视,策划系列报道,搞长通讯、大特写,在消息上下的功夫不够。对于重大题材、重大典型的报道,总觉得写消息不过瘾,没深度,分量轻。可以说,对消息在新闻纸上的主体地位的认识,还远没有完全到位。于是乎,就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消息本是报纸的主要体裁,可在一些编辑部里消息却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就没有多少有分量的“本报讯”可编。
- 彭朝丞
- 关键词:中国新闻新闻写作新闻纸新闻价值好新闻
- 引语,客观地报道事实的重要技巧被引量:1
- 1999年
- 彭朝丞
- 关键词:新闻人物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新闻事实防空部队
- 一篇弘扬时代真情的佳作
- 1994年
- 读过《解放军报》1993年11月27日2版的社会新闻《于水情的鱼水情》,心中激动不已,尽管时下的北国已是冰封雪锁的严冬,也会觉得这篇报道泛起的融融深情,催人奋进,暖人心窝。“于水情”这位秀气女青年的名字,记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留下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段历史之所以难忘。
- 彭朝丞
- 关键词:社会新闻《解放军报》散文笔法新闻报告乔林
- 消息与通讯标题的不同特色
- 1995年
- 消息与通讯,是报纸上两类十分重要的新闻体裁.我们常说的新闻标题,大都是指这两类新闻的标题.因而,我们讲新闻标题的制作,也就不可不研究这两类文体的标题特色.通讯的标题与消息的标题的制作,除有其共性之外,又有不同的特色.二者相比,大体说来有这样的一些差别:
- 彭朝丞
- 关键词:消息标题新闻标题新闻事实新闻要素新闻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