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俊 作品数:39 被引量:117 H指数:6 供职机构: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 被引量:1 2008年 归云荣 芦苇 归俊 梁桂玲 唐海燕关键词:先天性成骨不全 影像学诊断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及临床诊断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析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方法:选择93例创伤性、急性膝关节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前抽屉试验以及Lachman试验,将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检查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与临床检查诊断相比,MRI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真阳性数均较高,且假阴性数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MRI检查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较高的价值。 归俊 马春艳 彭宝玉 黄粹业 李郁享关键词:MRI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128层螺旋CT对18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扫描,分析钙化积分与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按钙化积分评判显示,微量钙化12例,轻度钙化43例,中度钙化71例,广泛钙化61例。按狭窄程度评判显示无或血管轻度狭窄37例,血管中度狭窄63例,重度狭窄79例,钙化严重,影响管腔狭窄评估8例。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越高,局部血管狭窄概率越大,对冠心病的筛查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马春艳 归俊 杨文平 卢新 梁立毅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 血管狭窄 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较复杂,高血压被认为是其直接原因,另外糖尿病患者以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炎及血管狭窄均可导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本文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对CT检查腔隙性脑... 归俊关键词:CT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 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MSCT诊断先天性肺静脉狭窄 被引量:3 2012年 先天性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nous stenosis,CPVS)很少见,儿科尸检中的发现率约为0.5%,婴儿期即可发生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本研究探讨MSCT诊断CPVS的价值。 韩志雄 杨文平 归俊 归云荣 刘辉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静脉 缩窄 病理性 脑膜瘤的MRI特征性表现(附39例报告) 被引量:3 2008年 归俊关键词: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左眼眶横纹肌肉瘤1例 被引量:4 2008年 归云荣 归俊 马春艳 芦苇 张玉娟 蓝莉关键词:眼眶 横纹肌肉瘤 CT MRI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成像采取了MSCT血管成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相结合的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0例PS均为单发,左肺下叶后基底段8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均为叶内型。MSCT与多模式重建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分支,单支动脉供血。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PS,可取代有创性DSA检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杨健 归俊 许承志 毛健强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青少年鼻窦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及适宜参数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2~16岁)鼻窦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及适宜扫描参数。方法 120例行鼻窦多层螺旋CT检查的青少年(2~16岁)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的扫描条件为(120 k V、80 m A),低剂量A、B组的扫描条件分别为(120 k V、50 m A)、(120 k V、30 m A),扫描结束后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CTDI);对3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低剂量A组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了48.1%,低剂量B组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了63.2%;低剂量A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图像质量基本一致,而低剂量B组的CT图像质量有所下降。结论青少年鼻窦CT检查时进行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使辐射剂量下降与图像质量结合最优化。 马春艳 归俊 庞昆 卢新关键词:青少年 鼻窦疾病 CT、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35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统计CT、MRI阳性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增强扫描,发现异常9例,阳性率为25.7%;MRI检查18例,显示病灶16例,阳性率88.9%。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检查是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归俊 归云荣 芦苇 黄载文 杨开杰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