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现况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 ,为高校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天津师范大学 2 0 0 0年入学新生 ,通过集体讲座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在教育前后分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 ,并利用EPIinfo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性质、主要传播途径等的正确回答率都有所提高 ,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教育前后学生对性行为的态度无明显改变。学生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 4位方式均为电视、报刊书籍、卫生课和医生。结论 从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 ,在大学生中开展适时、适度、适量的性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教育 ,对预防性病艾滋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 张辉朱效科董笑月
- 关键词: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天津市119例自动出院危重婴儿死亡漏报追踪调查分析
- 目的了解天津市自动出院危重婴儿死亡漏报情况,为我市制定相应的死亡报告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天津市市区部分二级以上医院获得自动出院危重婴儿名单及其家庭住址,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转归情况的随访调查结果天津市9所二级以上医院...
- 张辉张颖宋桂德李佳萌
- 关键词:死亡漏报
- 文献传递
- 天津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有关知识态度现况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天津市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 ,针对学生需求进行健康教育 ,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同时 ,为高校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参考。 方法 抽取天津师范大学和外语学院 2 0 0 0年入学新生 ,通过集体讲座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在教育前后分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 ,并利用EPIinfo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天津市高校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性质、主要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相对较高 ,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教育前后学生对性行为的态度无明显改变。学生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四位方式均为电视、报刊书籍、卫生课和医生。 结论 从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 ,在大学生中开展适时、适度、适量的性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教育 。
- 张辉朱效科董笑月杨书祥孙淑苍
- 关键词:高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
- 天津市1995-199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通过对天津市 1995 - 1999年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 ,探讨梅毒发病显著增加的原因 ,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我们收集天津市 1995 - 1999年的梅毒疫情资料及收容所卖淫妇女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市 1995 - 1999年梅毒的发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在目前天津市监测报告的 8种性传播疾病中增长速度排在首位。与收容所卖淫妇女梅毒的监测发病率呈同步增长。其报告病例中以二期梅毒为主 ,2 0- 39岁发病较多 ;职业分布广泛 ,以工人、个体、干职为多。中学文化程度病例较多 ,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仍占一定比例 ;已婚病例占多数 ;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 ;男性病例多于女性 ,但也发现女性病例有增加。结论 :根据天津市近几年梅毒的流行特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以降低梅毒的发病。梅毒与艾滋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 ,控制梅毒的传播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 张辉朱效科徐桂华董笑月
-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 天津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现况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 本研究旨在了解天津市部分高校学生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高校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参考.本文共调查在校生784人次,全部经问卷调查.
- 王撷秀朱效科张辉孙淑苍
- 关键词:艾滋病认知教育高校学生
- 文献传递
- 2004年国际戒烟竞赛天津参加者戒烟效果评估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2004年国际戒烟竞赛天津参加者的戒烟效果,探讨影响戒烟成功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戒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天津参加2004年国际戒烟竞赛的抽奖候选人中抽取调查对象,通过电话访问或面对面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随访调查300人,1a戒烟成功153人,占5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其戒烟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另将职业、戒烟前态度进行哑变量分析显示,干部、其他职业者和想戒烟者戒烟成功率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吸者中,周围有人吸烟为复吸主要原因,占42.9%;在戒烟后1个月内开始复吸的62人,占52.1%,在1~6个月开始复吸的48人,占40.3%,在6个月后复吸的9人,占7.6%。周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221人,占73.7%,办公场所禁止吸烟的159人,占53.0%,家中限制吸烟的134人,占44.7%。结论2004年国际戒烟竞赛天津参加者1a戒烟效果较好,建议针对影响戒烟成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张辉沈成凤张忠琴宋桂德张之伦
- 关键词:戒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