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3例疗效观察
- 2006年
- 张莹
- 关键词:醛固酮拮抗剂醛固酮逃逸现象保钾利尿剂ACE抑制剂
- 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胆汁瘀积性肝病34例疗效分析
- 2012年
- 药物是引起肝细胞性胆汁瘀积的常见原因,药物几乎可以引起所有类型的肝损伤;肝细胞型、胆汁瘀积型及混合型,其中大约20%~25%为胆汁瘀积型,特点是AKP(碱性磷酸酶)>2×ULN(正常值上限)[1].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胆汁瘀积性肝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张莹赵康陈凯
-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疗效分析药物性正常值上限肝细胞性
-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析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PA)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SPA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进行禁食、胃肠减压及抗生素等SPA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体温、肠道功能、血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治疗前、治疗1d后、治疗3d后及治疗7d后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休克、急性肾损害、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转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体温、肠道功能、血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及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d、3d、7d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白蛋白增加水平更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较生长抑素单一治疗更利于SPA病情恢复,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张莹
-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甘油三酯白蛋白
- 纳络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S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HE)患者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HE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于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血氨,ALT,AST,TBil,S100B,NSE,β-EP,治疗后神志恢复时间、数字连接试验(NCT)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8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 00%)。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HE能明显降低患者S100B,NSE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神经细胞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 张莹
- 关键词:肝性脑病门冬氨酸鸟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ICP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GSH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44%和87.50%;治疗后,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治疗ICP可明显降低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促进孕妇肝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状况,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 张莹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还原型谷胱甘肽
-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6例。治疗组给予锡类散灌肠治疗;对照组使用不含锡类散的灌肠剂灌肠。结肠镜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5.8%,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34.3%,7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结肠镜下表现明确,对炎症及免疫反应的抑制明显,对黏膜有较好的修复,能加快溃疡面的愈合速度。
- 张莹陈凯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锡类散临床疗效
- 急性重症胰腺炎7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58例,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例,治愈例,手术治疗例,治愈例。结论: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 张莹陈春光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个体化治疗
- 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CAG疗效及对Hp阴转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Hp阴转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3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分别予以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单纯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Hp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恶心、腹泻、口腔异味、粪便变黑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CAG相比单纯四联疗法疗效更佳,可提高患者Hp阴转率、减少不良反应。
- 张莹
- 关键词:胃复春四联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转率
- 脑卒中相关肺炎85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脑卒中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减少SAP的发生。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合并SAP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85例无SAP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探讨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PA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病史、低蛋白血症、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多发卒中病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观察组的危险因素及死亡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适时胃管植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降低SPA的发病率。
- 朱姝刘庆杰张莹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并记录分析预后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有呕血、黑便等典型症状,经上述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后治愈36例,好转21例,死亡3例。结论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 张兰平张莹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