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芝龙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篇网络
  • 1篇大众
  • 1篇大众社会
  • 1篇钓鱼岛事件
  • 1篇钓鱼岛问题
  • 1篇动员
  • 1篇虚拟环境
  • 1篇舆论
  • 1篇社会动员
  • 1篇身份识别
  • 1篇主义
  • 1篇组织化
  • 1篇组织化问题
  • 1篇网络伦理
  • 1篇网络事件
  • 1篇网络虚拟
  • 1篇网络虚拟环境
  • 1篇网络舆论
  • 1篇网民
  • 1篇伦理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宁夏日报报业...

作者

  • 4篇张芝龙
  • 3篇蒋万胜
  • 1篇刘晓荣
  • 1篇张丽

传媒

  • 2篇东南传播
  • 1篇西安政治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网络虚拟环境下网民集体观念的演变及影响
2015年
网络技术的进步衍生出了具有双重属性的网络虚拟空间。虚拟空间通过将个体符号化、内容关系化实现对于现实世界近似逼真的模拟,使个体获得近似乃至超越现实世界的体验。虚拟环境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精神栖息之所"却导致了个体身份与集体身份的分离,消解着原有的集体观念,在虚拟世界中原有的严密组织集体观念被松散的虚拟部落集体观念逐步取代,组织观念受到了网络叙事方式的挑战,网民对自我身份归属观念进行着新的建构。这一变化冲击了个体原属的传统文化形态,丰富了网络亚文化的内涵,同时激发了网络主体的参与热情。
蒋万胜张芝龙
关键词:虚拟环境身份识别
网络舆论中的双重表达及其博弈被引量:14
2013年
人类精神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二者生理基础、认知方式、行为表现都不同,在网络舆论中衍生出了意见表达的双重形式:理性表达与非理性表达。有目的、有意识的理性表达力图澄清网络事件中的谬传,还原事实真相,引导人们权衡利弊、谨慎行事;而带有情感性的非理性表达会使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判断在网络事件中以偏激形式发表意见、展示观点,引发逾越道德底线、冲破法律藩篱言行。这两种表达在网络上此消彼长,相互较量,博弈结果决定着网络舆论的主流样态。
蒋万胜张芝龙刘晓荣张丽
关键词:非理性表达网络舆论网络事件网络伦理
微博动员的泛组织化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近些年来所衍生出来的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网络信息发布与互动的新高地。利用微博进行的讨论不仅吸引了数量庞大的用户,而且也获得了政府机构特别的重视。微博动员不同于传统社会动员,具有泛组织化的特征。文章从微博动员的基点、目标、途径、逻辑以及效果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微博动员泛组织化这一特征。
张芝龙
关键词:社会动员
钓鱼岛事件中的群体非理性行为透视被引量:1
2013年
近期中日两国之间有关钓鱼岛的争端在不断地发酵中,政府间的外交对抗、军事对抗正在升级。来自民众自发组织的游行、示威、抗议、集会活动,尽管体现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迫切愿望,表达了对于此公共事件的态度,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却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非理性的行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非理性行为应当是这次事件之后最需要总结的,对于群众性运动应进行合理定位,对于其中表现的爱国主义行为给予客观的认识。
蒋万胜张芝龙
关键词:钓鱼岛问题爱国主义大众社会非理性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