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见睡眠疾病性别差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随着对两性睡眠疾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两性睡眠疾病存在差异,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两性睡眠疾病奥秘,以及对不同性别患者给予循证、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现就临床几种常见睡眠疾病性别差异及可能的机制展开综述.
- 张瀚文赵翔翔刘振宇庄建华赵忠新
- 关键词:睡眠疾病性别差异
- 从受体角度研究睡眠-觉醒调控机制被引量:10
- 2013年
- 生物日节律是地球生物受昼夜更替影响的普遍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组成,几乎涉及机体所有组织与器官的生理活动。这种全身协调的动态变化是多种机制的共同参与和信息整合。在所有参与睡眠觉醒动态循环调控的环节中,受体至关重要,为细胞内信号效应的启动点,同时亦是重要的干预靶点。对目前已知参与睡眠-觉醒循环调节受体的种类进行归纳,并对其功能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睡眠-觉醒的生理过程,亦为干预其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提供有效信息。
- 张照环刘振宇张瀚文赵忠新
- 关键词:睡眠昼夜节律受体褪黑激素受体神经肽激素类受体
- 大鼠视交叉上核生物钟性别差异
- <正>目的研究12h光照、12h黑暗光照(LD)条件下,雌雄性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核心钟基因per1,cry1,clock,bmal1一昼夜表达水平是否具有昼夜节律,对比并分析雌雄性大鼠钟基因节律参数是否具有差异。方法 ...
- 张瀚文
- 关键词:SCN昼夜节律雄性大鼠生物钟性别差异
- 文献传递
- 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59例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的发病率、病因、出血部位、初发症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9例资料完整的45岁以下青年脑出血患者,按照性别分为两组。结果青年脑出血以男性发病多见,男女...
- 张瀚文
- 关键词:青年脑出血出血部位不同性别初发症状
- 文献传递
- 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5年
- 随着对卒中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睡眠障碍这一常见并发症与卒中的关系比预期的更加密切和复杂。例如,在卒中发作急性期,患者睡眠结构破坏,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入睡潜伏期延长,而进入慢性期后随着受损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患者的睡眠质量依然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卒中病灶位于不同脑区可能出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日间过度嗜睡、发作性睡病、睡眠期运动异常和异态睡眠等。随着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与科研人员对卒中后睡眠障碍展开更多深入的研究。
- 赵翔翔李雁鹏张瀚文赵忠新
- 关键词:卒中睡眠障碍睡眠结构多导睡眠监测
- 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回顾分析近5年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男性60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约为2.14∶1。诸多危险因素中,男性吸烟(35%对0,P=0.000)、饮酒(28.33%对0,P=0.002)比例高于女性,女性高脂血症比例高于男性(10.71%对0,P=0.030)。男性脑出血病因以高血压居多(40%对14.29%,P=0.016)、女性以脑血管畸形为主(50%对23.33%,P=0.012),男性脑出血好发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35%对14.29%,P=0.045)、女性以脑叶为主(67.86%对40%,P=0.015)。提示不同性别青年脑出血在危险因素、出血部位、病因方面均存在差异。
- 张瀚文徐瑾李澎杨月嫦熊建美刘振宇赵翔翔赵忠新
- 关键词:脑出血性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