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治东

作品数:31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语言文字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古代汉语
  • 13篇汉语
  • 4篇文化
  • 4篇汉字
  • 3篇析论
  • 2篇循环经济
  • 2篇遗产
  • 2篇农业
  • 2篇文化遗产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旅游
  • 2篇旅游
  • 1篇休闲
  • 1篇异构
  • 1篇异体字
  • 1篇造字
  • 1篇指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价值
  • 1篇生态理念

机构

  • 25篇宁夏社会科学...

作者

  • 25篇张治东
  • 1篇李禄胜
  • 1篇刘天明

传媒

  • 8篇宁夏大学学报...
  • 5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宁夏党校学报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共产党人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民族学论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书本义》“部首编排”优劣析证被引量:2
2018年
《六书本义》是明代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该书以"子母相生"的方式,以类目统驭部首,再依部首列字,在部首编排体例上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比较《六书本义》与《说文》,兼及宋元时期郑樵《六书略》和戴侗《六书故》等字书的体例编排发现,赵撝谦《六书本义》具有依部首编订字书、重视文字形体孳乳发展过程、依"子从母生,孙从子出"的原则编排各部及其属字,以及强调"象形"等特点,另外还有部首编排体例不一、分类欠缺等疏漏。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
赵撝谦《六书本义》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9年
明儒赵撝谦所著《六书本义》是一部继《说文》之后,对六书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的文字学著作。由于其对“六书”的细致分类和对文字音形义的精心考证,受到业界的关注,研究者有进行批评的,也有给予赞成推举的,可谓毁誉参半。文章通过对赵氏“六书”观点的理论阐释和释义实践的优劣对比分析,就其在语言文字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个简单归纳。
张治东
关键词:文字学
赵撝谦《六书本义》“谐声”析论
2014年
明儒赵撝谦所作《六书本义》是明代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明代第一部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在"六书"名目中,赵撝谦《六书本义》在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等称谓上,皆与许慎《说文》一致,唯有"谐声"有别于许氏之"形声"。关于二者的不同和差异,以《六书本义·谐声论》为基点,比较古今方家观点,试就"谐声"定义、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字学中的作用做一探析。
张治东
关键词:谐声
在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越来越向往到乡村生活,这为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基础差等问题。传统村落中很多有关农耕民俗的体验项目还未在旅游开发中得到适销对路的发掘,再加上村落兼并、文化冲击、农产品季节性强、附加值低等原因,致使传统村落中的许多优势特征尚未在乡村旅游中得到充分展现。
徐宏张治东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农耕文化
赵撝谦《六书本义》“六书”辩证
2016年
"六书"是传统文字学中关于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历来为汉字学者所宗。"六书"把庞杂的汉字分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类型,自许慎《说字解字》赋予其定义并附加字例开始,两千多年来,由于学者们没有做到周密完善,致使有些字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明确归类,从而造成汉字在"六书"区分和辨识上存在一些困惑。本文以赵撝谦《六书本义》为基点,综合古今学者的观点,试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判别作一浅显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六书辩证
试论“会意”及其造字思维特征
2014年
会意是"六书"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会意以象形字和指事字为基础构件,充分利用人们的意象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特征,抓住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相互关联的本质特征,用形象的组合和画面的意境,揭示出了事物的抽象概念,集中体现了汉字的表意特征和古人的造字思维方式。会意是汉字由独体走向合体,由象形走向意合的关键和枢纽。会意构形法包括形体的会合和意义的会合。无论是以形会意,还是以意会意,会意字各个构件本身所具备的含义都与汉字所表达的概念具有意义上的联系。也就是说,会意字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各个组成构件的简单相加或相减,而是灵活运用各个构件组合后或减体后的意联关系,藉以表达整个汉字的意义。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会意变例
赵撝谦《六书本义》“同族字”探析
2019年
同族字是汉字在记录过程中为了适应汉语词汇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需要,经自我调整、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而发生的文字内部孳乳分化现象。同族字中的孳乳分化字以具有完备音、形、义的母文为基础,通过加注若干具有特定意义的类属标志,从而使母文所担负的一些模糊不清的意义更加具体和明晰,孳乳分化出的同族字与母文在音、形、义上具有一定的相承关系。同族字孳乳途径主要有孳乳、假借和另起炉灶等方式。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孳乳
赵撝谦《六书本义》“古今字”探释被引量:1
2016年
古今字是汉字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现象,它的产生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汉字自身构形理据的表义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古今字研究是探寻汉字造字传承规律的宝贵资料,对于古典经学研究和古音韵规律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赵撝谦《六书本义》为基点,综合古今方家之说,试就古今字的概念属性、产生来源以及文字形音义的关系特点作一浅显检讨和探释。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古今字
赵古则《六书本义》“转注”探析
2013年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关于"转注",许慎并没有明确界说,而且除"考、老"以外,他在《说文》九千多字例的诠释中,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属于转注结构,由此导致后人对"转注"的理解有颇多分歧。近两千年来,学者们关于"转注"的讨论,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本文拟以赵古则《六书本义·转注论》为基点,比较古今学者的观点,试就转注的定义、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字学中的作用作一浅显探析和说明。转注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其他"六书"一样,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法。相比较而言,转注造字更为灵活、便捷。在"六书"中,转注、假借之所以区别于前四书,关键在于前四书是从孤立的角度用平面静态的方式建构汉字,而转注则是从动态的角度用联系的方式来建构汉字,把字与字之间"形、音、义"的关系结合地更为密切、灵便。转注为我们厘清了新字如何孳生的途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转注造字的根本原则,即两字之间形体结构相似或相类,意义相通。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转注
释“录”
2013年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当中,"义"是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音"和"形"是载体,是记录文字内容的物质外壳。本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原则,通过对"录"字字族和"录"字古文字字形结构的剖析和归纳,以及从"录"字字义所引申的词义线索,以探析"录"字本义。
张治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本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