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
- 作品数:103 被引量:4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施氮量对新疆滴灌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新疆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其群体内部光、温变化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周期,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了0(N_0),94.5(N_1),180(N_2),240(N_3),300(N_4)和360kg/hm^2(N_5)6个施氮肥处理,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茎型特征,叶垂直分布及其形态特征,冠层光、温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_0处理相比,增施氮肥冬小麦叶片的长、宽及叶片总面积均显著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叶层LAI、各节间长度和节间粗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1.83~85.88cm(2014年)和70.56~85.18cm(2015年);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和冠层温度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各处理冠层温度日变化呈"凸"型曲线,均在15:00左右达到峰值,其值以N_3处理最低。2年试验产量均以N_3处理最高,为8 653.22(2013年)和8 415.20kg/hm^2(2014年),分别较同年N_0、N_1、N_2、N_4和N_5处理增产68.01%、32.39%、17.92%、5.34%、10.69%和67.39%、30.81%、19.31%、4.20%、11.49%。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控制在240kg/hm^2左右,滴灌冬小麦叶型、株型特征良好,冠层光、温适宜,有利于获得高产。
- 雷钧杰张永强张永强赛力汗.赛陈兴武范贵强王志敏
- 关键词:滴灌冬小麦施氮量冠层结构小气候
- 不同调节剂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筛选滴灌冬小麦最适外源生长调节剂,为新疆滴灌小麦抗倒伏及其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冬18号为材料,于2021~2022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不同的抗倒伏调节剂为试验因子,设置清水对照(CK)、调环酸钙·烯效唑(A)、矮壮素(B)、麦巨金(C)、抗倒酯(D)、多效唑(E)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茎粗、茎秆抗折力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除C处理外,其余处理滴灌冬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基部茎秆抗折力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升,各处理滴灌冬小麦基部茎秆抗折力分别较CK提高了10.14%、16.11%、7.70%、14.22%和18.08%。与CK相比,A、C处理能明显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不同调节剂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B>C>A>D>E,与CK相比,喷施调节剂处理下的滴灌冬小麦可增产1.10%~14.39%,其中A、B、C处理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结论】调环酸钙·烯效唑(A)和矮壮素(B)处理下,滴灌冬小麦株高相对适宜、茎秆抗倒伏性较好、籽粒增产幅度大。
- 张景灿张永强张永强陈传信雷钧杰聂石辉徐文修
- 关键词:滴灌冬小麦生长调节剂抗倒伏
- 基肥种类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及施肥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冬小麦基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方法】2019~2020年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新冬60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2种施肥方式:种肥分离(S1)、种肥同播(S2)和2种基肥种类:磷酸二铵(F1)、美可辛(F2)共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叶片SPAD值、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美可辛种肥分离处理(F2S1)相较于其它处理,冬小麦株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有效穗数和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均表现较好;与磷酸二铵种肥同播(F1S2)相比,美可辛种肥同播(F2S2)下冬小麦的株高表现为降低、茎粗表现为增加、穗长表现为增长,且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量均表现较高。【结论】美可辛采用种肥同播方式有利于促进冬小麦增产。
- 张永强徐其江陈传信马芯张虎梅聂石辉雷钧杰
- 关键词:冬小麦施肥方式叶绿素
- 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 张永强张璐陈传信赛力汗·赛赛力汗·赛陈兴武薛丽华
-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运筹光合特性
- 滴灌带配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筛选出与冬小麦种植相适宜的滴灌带配置方式,对比分析了1管4行(处理A)、1管5行(处理B)、1管6行(处理C)三种不同的滴灌带铺设方式下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下,滴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均随生育进程呈先升后降趋势,处理A在整个生育期内LAI始终高于处理B和处理C;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开花期以前表现为处理C>处理B>处理A,进入灌浆期后各处理的SPAD值均不同程度下降,呈现出处理A>处理B>处理C的态势;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在生育期内呈"S"型变化趋势,处理A的叶、穗干物质积累分别较处理C高出17.39%和0.69%;产量差异在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处理A比处理B、处理C分别增产10.97%和37.71%。综合考虑到投入与产出,尽管处理B在三种处理中各方面表现中等,但其在实现节水的同时,产量(7 122.46kg·hm-2)高于处理C,滴灌带用量较处理A减少了3 333.4m·hm-2,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滴灌带的配置方式以1管5行较为合适。
- 张娜张永强唐江华牛海生徐文修李怀胜郝维维
- 关键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
- 奇台县春小麦精量播种试验被引量:1
- 2019年
- 与种肥一体化播种相比,种肥分离播种技术可有效避免烧苗、播种量大而田间密度低的现象。种肥分离与种肥一体两种处理对春小麦的生育进程影响不明显,精量播种能显著提高春小麦的分蘖数、有效穗数、可孕小穗数及穗粒数,较常规种肥一体化播种处理增产32 kg/666.7m^2,增产率7.13%,同时播种量下降17 kg/666.7m^2,平均节本增效148元/666.7m^2。
- 马兆亭王彩风桑建荣张永强陈传信郝飞雷钧杰
- 关键词:精量播种春小麦生育进程
- 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 薛丽华赛力汗.赛曾朝武张永强陈传信陈兴武雷钧杰
-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
- 新疆河谷平原雨养旱地栗钙土合理耕层创建技术规程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新疆雨养旱地栗钙土区存在缺乏旱地合理耕层评价指标、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等问题,利用深耕改土、间隔耕作、增施有机肥、保水保肥等技术研究成果,合理土壤耕作制度与农艺农机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形成"新疆河谷平原雨养旱地栗钙土合理耕层创建技术规程",为我区雨养旱地作物高产稳产与资源高效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 赛力汗.赛唐琳王仙雷钧杰薛丽华张永强吴伟段永辉曾宏寿吴高明余红梅阿依丁库力.沙黑多拉古丽米拉.木哈太陈兴武
- 关键词:技术规程
- 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探究人工模拟果树遮阴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照两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两种光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间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叶片的SPAD值、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出相反趋势,且遮阴条件下Fv/Fm、ΦPSII、Pn、Tr、Gs均明显低于自然光照处理。遮阴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以M2和M3处理最高,分别达到5 250.26和9 190.07kg·hm^(-2);与自然光照相比,遮阴下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平均下降45.43%和28.45%,收获指数平均提高了23.68%。综上可知,光照和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遮阴下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提高Fv/Fm、ΦPSII、Pn、Tr、Gs;在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冬小麦各生理指标和籽粒产量均表现较好。
- 张永强方辉方辉范贵强薛丽华薛丽华雷钧杰
- 关键词:遮阴种植密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比较分析
- 2024年
- 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的统计数据,比较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2004年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中逐渐提高,单产增加明显;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较1992年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整体呈现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明显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 陈传信张永强聂石辉聂石辉徐其江赛力汗·赛
- 关键词:小麦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