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凋亡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 4篇癌前
  • 4篇病变
  • 3篇癌前病变
  • 2篇心肌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粘膜
  • 2篇粘膜细胞
  • 2篇黏膜
  • 2篇黏膜细胞
  • 2篇胃粘膜
  • 2篇胃粘膜细胞
  • 2篇胃粘膜细胞凋...

机构

  • 1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11篇张晓君
  • 6篇丁瑞峰
  • 5篇王爱鱼
  • 4篇郭元虎
  • 4篇李莉
  • 4篇郝旺胜
  • 4篇赵鹏程
  • 3篇杨国安
  • 3篇段春兰
  • 3篇曹霞
  • 3篇唐莉
  • 3篇王永福
  • 3篇白龙
  • 2篇田晓娟
  • 2篇任继平
  • 2篇张昕
  • 1篇王宏杰
  • 1篇赵丽红
  • 1篇秦瑞丽
  • 1篇刘艳萍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第六届药源性...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2011年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胃病患者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细胞凋亡的情况来探讨NO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132例胃病患者胃黏膜采用悉尼分型法进行病理分型,同时用亚硝基还原法检测血清中NO的含量及用HO荧光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血清中NO含量胃癌组>萎缩组>浅表组(P<0.01)。凋亡指数(AI)的比较:萎缩组>浅表组(P<0.01),胃癌组与浅表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可能与GCa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NO的水平调控可望成为治疗癌前病变,阻止胃癌形成的有效方式。
张晓君王爱鱼丁瑞峰
关键词:凋亡癌前病变
心脏超声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检查诊断中的价值评价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检查诊断中实施心脏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筛选11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此次评价的对象。心尖肥厚型心肌病(n=50)作为甲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分为梗阻性(n=30)与非梗阻性(n=30),分别作为乙组与丙组。将三组的心脏超声表现、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甲组的NT-proBNP均低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的LVPW、IVS水平均低于乙组与丙组(P<0.05);乙组的LVEDD水平低于甲组与丙组(P<0.05);乙组与丙组的LAD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性,实施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与心电图胸导联上能够确保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张晓君张昕李莉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超声
心肌梗死后GDF-15表达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GDF-15表达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值。按照NYHA分级、心衰分期将研究组分别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NT-proBNP、GDF-15、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诊断效能评价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研究组NT-proBNP、GDF-15、LVEDD、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NYHA分级越高,NT-proBNP、GDF-15、LVEDD、LVMI水平越高,LVEF水平越低(均P<0.05)。心衰分期越高,NT-proBNP、GDF-15、LVMI水平越高(均P<0.05)。血清GDF-15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NT-proBNP、LVEDD、LVMI水平呈正相关(r=0.424,0.478,0.396;P<0.001)。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789,最佳分界点为199.45 pg/mL;GDF-15曲线下面积为0.796,最佳分界点为144.36 pg/mL。结论血清GDF-15与左室重构密切相关,随心衰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对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与NT-proBNP基本相当。
张晓君张昕李莉秦瑞丽于永玲
关键词:心肌梗死N末端B型钠尿肽原生长分化因子-15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室重构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脲酶法及PCR法对132例胃病患者胃黏膜进行Hp检测,其中Hp阳性75例,Hp阴性57例;病理学分型采用悉尼分型法;用亚硝基还原法检测血清中NO水平及荧光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p阳性组血清NO水平高于Hp阴性组(P<0.01),在Hp阳性患者中,血清NO水平胃癌(GCA)>萎缩性胃类(CAG)>浅表性胃炎(CSG)(P<0.01)。凋亡指数(AI)的比较:Hp阳性组高于Hp阴性组(P<0.01),CAG>CSG(P<0.01),GCA与CSG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与胃黏膜的萎缩、肠化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密切;Hp诱导产生的NO与GCA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对NO水平的调控可望成为治疗癌前病变,阻止GCA形成的有效措施。
王爱鱼张晓君王永福杨国安郭元虎郝旺胜白龙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凋亡一氧化氮癌前病变
沙利度胺治疗免疫相关性肠病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免疫相关性肠病患者应用沙利度胺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15例免疫相关性肠病患者[克罗恩病(CD) 11例、溃疡性结肠炎(UC)2例、白塞病(BD)2例]应用沙利度胺治疗所发生的...
张晓君丁瑞峰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和胺碘酮单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3%,PR间期0.144±0.006s,QRS时限0.072±0.004s,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5.2%,PR间期0.152±0.004s,QRS时限0.080±0.003s,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张晓君李莉赵丽红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内脏高敏感大鼠血清、结肠CRF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内脏高敏感大鼠血清、结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表达的研究,探讨外周CR F在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8~21 d的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直肠注射0.6%的冰醋酸0.3~0.5 mL,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8周龄时行直肠扩张评估内脏敏感性,记录腹部回缩反射(AWR)为3分时的注水量。心脏穿刺取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R F蛋白含量,取降结肠组织,行CR F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AWR为3分时的注水量明显减少(P〈0.05);CR F阳性面积在实验组大鼠结肠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CRF强度值在实验组大鼠结肠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CRF血清含量在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血清、结肠CRF增加可能是内脏高敏感的发病机制之一。
丁瑞峰赵鹏程张晓君田晓娟
关键词:内脏高敏感结肠血清CRF
一氧化氮与胃粘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王爱鱼张晓君王永福杨国安郭元虎郝旺胜白龙任继平唐莉丁瑞峰赵鹏程段春兰曹霞
细胞凋亡对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它的异常与肿瘤发生密不可分。既无认为胃癌的形成是细胞无限增生所致的细胞集聚,近年发现胃癌中不仅存在细胞增生,同时也存在细胞凋亡,胃癌的发生是细胞凋亡与增生比例失调的结果...
关键词:
关键词:一氧化氮凋亡癌前病变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1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慢性心律失常2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普罗帕酮。
张晓君刘艳萍李莉石文惠
关键词: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失常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王爱鱼王永福杨国安郭元虎张晓君郝旺胜白龙唐莉任继平丁瑞峰赵鹏程段春兰曹霞
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公认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研究表明,Hp与胃癌的关系比较密切,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HP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有关Hp致病机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
关键词:
关键词:凋亡胃粘膜细胞幽门螺杆菌一氧化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