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先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4篇子宫
  • 3篇晚期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2篇蛋白
  • 2篇异位妊娠
  • 2篇阴道
  • 2篇妊娠
  • 2篇顺铂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紫杉醇联合顺...
  • 2篇子宫颈
  • 2篇子宫颈癌
  • 2篇晚期宫颈癌
  • 2篇联合顺铂
  • 2篇鳞癌
  • 2篇化疗

机构

  • 11篇广元市中心医...
  • 3篇广元市人民医...
  • 1篇兴文县人民医...

作者

  • 14篇张文先
  • 3篇王中凡
  • 3篇周行
  • 3篇郭梅
  • 3篇罗琼
  • 2篇甘平
  • 2篇侯宇
  • 2篇董格
  • 1篇杨华清
  • 1篇张惠芳
  • 1篇甘平
  • 1篇奉泽锦
  • 1篇张俊丽
  • 1篇陈晓黎
  • 1篇张明娟
  • 1篇张玲
  • 1篇罗敏
  • 1篇李谋
  • 1篇徐哲
  • 1篇杨雪梅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urvivin、VEGF在年轻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存活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年轻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年轻宫颈鳞癌组织、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Survivin、VEGF在年轻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65.2%,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Survivin、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02)。结论 Survivin、VEGF表达上调与年轻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影响患者的预后。
周行罗琼张文先甘平贾世珍
关键词:免疫组化
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 42例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组 42例不结扎骼内动脉。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保留导尿时间等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 :观察组平均 12 8min ,对照组平均 196min(P <0 .0 1)。出血量 :观察组平均 42 5ml ,对照组平均 817ml(P <0 .0 1)。两组均无并发症。术后保留导尿时间 :观察组平均 14 .5d ,对照组平均 16.5d(P >0 .0 5 )。术后 10d ,两组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术中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值得推广运用。
张文先王中凡张惠芳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髂内动脉结扎
紫杉醇联合顺铂及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5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腹壁下动脉插管动脉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的疗效。方法采用F5输尿管导管,经腹壁下动脉插至腹主动脉下段,每日经导管推注DDP20mg、5Fu500mg,连续6~7天;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0例,无效3例。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张文先张勇王中凡甘平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紫杉醇氟尿嘧啶治疗顺铂5-氟尿嘧啶腹壁下动脉插管输尿管导管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新辅助化疗,分析其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并依据RECIST1.1版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其分为化疗敏感组(n=178)、化疗不敏感组(n=72),对比两组化疗前后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按照化疗后VEGF、CEA和SCC-Ag下降百分比将其分为<40%组、40%~70%组、>70%组,对比其肿瘤直径变化值与化疗反应率,分析血清VEGF、CEA和SCC-Ag下降百分比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化疗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均下降(P<0.05);化疗敏感组化疗前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高于不敏感组,而化疗后血清VEGF、CEA和SCC-Ag水平低于化疗不敏感组(P<0.05); VEGF、CEA和SCC-Ag水平下降<40%组、40%~70%组、> 70%组所对应的肿瘤直径变化值与化疗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VEGF、CEA和SCC-Ag下降百分比与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VEGF、CEA和SCC-Ag水平变化与其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VEGF、CEA和SCC-Ag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化疗敏感性越高,肿瘤直径减少、化疗反应率越高。
董格张文先罗琼杨华清
关键词:局部晚期VEGFCEASCC-AG化疗敏感性
阴道超声引导下双腔取卵针穿刺注射小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78例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8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用双腔取卵针穿刺妊娠囊,破坏孕囊并抽吸囊液,使之形成负压,在从另一管腔推注用生理盐水稀释的MTX 1 0 mg。观察患者的血β- HCG、毒副反应、病灶吸收情况等。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76例(成功率为97.4 3%) ,2例发生大量内出血而开腹手术。结论 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注射小剂量MTS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中凡张文先张俊丽
关键词:阴道超声穿刺注射MTX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在持续性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保守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具有保守手术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手术治疗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共23例予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米非司酮联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均治疗成功,无一例再行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手术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效果好,副作用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梅张文先
关键词:米非司酮中药持续性异位妊娠保守手术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47例初产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84例)和剖宫产组(63例)。比较两组产后12周盆底肌力及《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评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情况(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3、6、9、12点方向的厚度,耻骨直肠肌中部平面4、8点方向的厚度)。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组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在6、12点方向的厚度,中部平面在12点方向的厚度均高于阴道分娩组,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在12点方向的厚度高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12.36±1.40μV)、Ⅱ类肌纤维肌电值(19.62±2.04μV)均高于阴道分娩组(11.47±1.32μV、17.78±2.45μV),疲劳度(7.67±1.32、7.33±1.12)%均低于阴道分娩组(8.51±1.15、8.64±1.14)%,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8.3%、6.3%)无差异(P>0.05)。结论:与阴道分娩方式相比,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较小。
罗敏张文先侯宇
关键词:产后恢复阴道分娩盆底肌力性生活
宫肉瘤术前确诊及漏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宫肉瘤术前确诊及漏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宫内瘤患者,探讨患者临床症状、门诊诊断资料及血清肿瘤水平,以求术前确诊及漏诊情况关联性。结果:经研究发现,48例...
董格郭梅侯宇张文先
关键词:确诊漏诊
E-钙黏素和骨桥蛋白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E-钙黏素(E-cadheri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检测78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和OP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在宫颈癌(48.7%,38/78)、CIN(60%,24/40)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30/30)的表达(P均<0.05),但宫颈癌组与C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4/30)、55%(22/40)和86.7%(65/75),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和CI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N组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与OP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1,P<0.01)。结论 E-cadherin表达降低或缺失及OPN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cadherin和OPN可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周行奉泽锦韩亮韩志蓉张文先
关键词:宫颈癌E-钙黏素骨桥蛋白免疫组化
一种产后血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后血液收集器,包括覆盖底膜、覆盖面膜、收集管和收集袋,所述覆盖面膜的两侧边与所述覆盖底膜的周边一体成型构成具有开口的袋体,所述覆盖面膜的顶端与所述覆盖底膜可拆卸连接,所述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袋体的底端...
李健徐哲张明娟张文先李谋张玲郭梅梅雪李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