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根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miulation,rTMS)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10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简易的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TMS有利于脑梗塞运动功能的康复。 吴小丽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 李朝健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塞 康复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用4种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亚临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患者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和损害特点。方法:病例组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 吴小丽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CMAP SNAP F波 SSR 文献传递 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早期诊断及评估面神经炎的价值。方法对18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多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F波、患侧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肌电图(EMG)、双侧面神经M波,并对各项检测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BR异常率最高,F波次之,M波最低,其中BR异常率与F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波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G异常率与M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及F波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阳性率较高,其中BR能反映全程面神经传导功能,F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近端功能;EMG结果与患者病程有关,其结果能直接反映面神经受损程度;M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远端功能,对早期诊断面神经炎不够敏感。 吴小丽 李朝健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 曾建春关键词:面神经炎 F波 肌电图 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瞬目反射对面神经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40例面神经炎在发病后第2-3周进行瞬目反射(BR)检查,根据是否引出波形分成两组,即BR组及非BR组,两组均经过系统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瞬目反射检查,对各组瞬目反射健患侧潜伏期之差异进行比较,同时进行面肌功能临床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面肌功能的比较、健侧和患侧BR各波潜伏期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BR组患者面肌功能恢复优于非BR组患者。结论对面神经炎患者发病后第2-3周进行电生理瞬目反射检查,可以作为评价面神经炎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 吴小丽 李朝健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关键词:面神经炎 瞬目反射 预后评估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用4种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亚临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患者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和损害特点.方法:病例组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 吴小丽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CMAP SNAP F波 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