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峰
- 作品数:34 被引量:2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000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随访结果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1998年3月-2011年3月,使用腹腔镜配合本院自行设计的针型器械,采用腹膜外结扎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 0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 000例均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13 min,平均时间(8.2±3.3)min,随访3个月~12年,复发76例(其中术后交通性疝囊积液11例),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1 625例,发现率23%,术后结扎线线头反应58例,脐上方切口大网膜疝出26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伤口美观、复发率低、并有术中探查的优势,值得推广。
- 梁健升姚干李宇洲郭健童张庆峰吴志强杨庆堂
- 关键词:腹腔镜结扎术小儿
- 保留睾丸引带在200例腹腔镜小儿隐睾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在小儿腹腔型隐睾手术中保留睾丸引带的意义及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200例保留睾丸引带行腹腔隐睾手术的腹腔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严谨地回顾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50~65 min,平均时间60 min,良好160例,一般40例,术后随访未见术后腹膜粘连、睾丸回缩或者萎缩等不良情况.结论 在保留睾丸引带的情况下行小儿腹腔型隐睾手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更是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儿术后恢复快且非常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杨庆堂姚干梁健升吴志强张庆峰郭健童范国勇
- 关键词:小儿隐睾腹腔镜睾丸引带
- 四种手术方法治疗巨大小儿疝的临床对比分析(附412例报告)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镜方法治疗巨大小儿疝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我院对412例巨大小儿疝随机分成4组进行腹腔镜修补,主要通过术后复发率来比较疗效。A组:单纯疝囊高位结扎(147例);B组:疝囊高位结扎并用脐内侧韧带覆盖内环口(94例);C组:双重结扎内环口(82例);D组:疝囊高位结扎同时将髂耻束与弓状缘缝合缩窄内环(89例)。结果患者均随访2~4年,A组复发3例,分别于术后6、7、9个月;B组术后1年复发1例;C组及D组均无复发患者。A、B组与C、D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巨大小儿疝腹腔镜单纯高位结扎疝囊是不可靠的,腹腔镜下修补是有必要的,而且将髂耻束与弓状缘缝合缩窄内环作修补的方法更可靠。
- 郭健童梁健升吴志强杨庆堂张庆峰李宇洲姚干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儿童
- 钩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钩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在小儿外科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自制钩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行小儿外科手术50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310例,阑尾炎151例,肠粘连15例,精索静脉曲张32例。结果 19例阑尾炎中转传统腹腔镜法完成阑尾切除,1例肠粘连中转开腹行粘连松解,其余48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钩针辅助小儿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瘢痕不明显且隐蔽等优点,是安全、可行且更加微创的手术,值得推广。
- 吴志强梁健升姚干杨庆堂张庆峰郭健童
- 关键词:钩针单孔腹腔镜小儿外科
- 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43例尿道下裂患者中,阴茎体型3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3例,采用游离包皮内板移植术(即Devine-Horton术)修复。结果:43例中,一次手术成功38例(88%),尿瘘5例,无一例尿道狭窄,随访4个月~2年,阴茎外观理想,排尿顺畅,无阴茎下曲和尿道外口下移。结论:Devine-Horton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一次成功率高,外观完美,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
- 梁健升李宇洲姚干杨庆堂张庆峰
- 关键词:尿道下裂儿童包皮内板
- 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究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疝气患儿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出血量为2.84±0.41ml,少于对照组的8.78±0.52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1.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6.19%,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疝气应用腹腔镜手术,患儿的创伤较小,出血量少,身体恢复快,发生并发症少,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
- 郭健童梁健升吕少霞欧国昌吴志强张庆峰
- 关键词:小儿疝气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安全性
- 腹腔镜二孔法小儿肠套叠整复术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孔法小儿肠套叠整复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32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后复发的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回顾患儿临床资料,对比二孔法复位成功和中转开腹复位两组患儿的年龄、起病时间、套叠类型、套头长度、合并病变等资料,分析影响腹腔镜下复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32例患儿中24例应用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复位成功,成功率75%,包括3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腹腔镜探查发现其中2例合并梅克尔憩室。其余8例需扩大脐部伤口中转开腹复位,中转手术原因包括:肠管穿孔或坏死后套叠肠管粘连4例、回肠息肉套头内嵌顿1例、套头过长3例。中转患儿的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占比明显长于腔镜复位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年龄、起病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二孔法肠套叠整复术具有手术微创、成功率高的优点,掌握好适应症后可成为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非重症患儿和复发性肠套叠患儿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套头长度和合并病变可能是影响二孔法复位成功率的因素。
- 张庆峰姚干
- 关键词:肠套叠腹腔镜儿童
- 改良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在成人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对腹股沟疝403例、股疝22例行改良TAPP术。剪开脐外侧韧带,斜疝患者以缝合小儿疝的方法关闭内环口,直疝疝囊、股环疝囊予以剥离、置补片,游离的脐外侧韧带腹膜全部覆盖网片,钉合及可吸收线以针织的方法固定。结果手术无中转,每侧手术时间20~30 min,出血量约4~5 ml,随访时间2~22个月,无复发,无腹部牵拉不适,也无腹痛、腹胀、恶心等肠梗阻及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结论改良经腹腹膜前(TAPP)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姚干杨庆堂张庆峰梁健升李宇洲郭健童
-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手术疝修补术
- 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在小儿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在小儿消化道出血,特别是Meckel憩室、肠重复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22例反复便血或黑便患儿进行”“锝酸盐(^99mTcO4^-)显像检查,均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22例中18例^99mTcO4^-显像阳性,4例^99mTcO4^-显像阴性^99mTcO4^-显像阳性的患儿均经腹腔镜探查及病理证实,其中14例Meckel憩室,4例小肠重复畸形;4例”^99mTcO4^-显像阴性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3例未见器质性病变,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Meckel憩室。结论核素显像是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可为手术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不仅具有诊断及治疗价值,而且减少开腹探查的盲目性及创伤性。
- 杨庆堂李宇洲姚干梁健升张庆峰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放射性核素显像儿童腹腔镜
- 微型腹腔镜治疗盆腔体温计异物一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患儿:男,1岁。因“体温计经肛门进入体内4d”入院。患儿在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肛温时躁动挣扎,致体温计折断并进人体内,即于当地儿童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因粪便堵塞肠腔无法观察,经肠道准备后次日再行结肠镜检,结肠内未见异物,仅见距肛缘5cm处直肠黏膜损伤点。
- 张庆峰姚干
- 关键词:水银体温计腹腔镜治疗结肠镜检查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