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孟殷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颌面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5篇手术
  • 4篇腮腺
  • 4篇头颈
  • 4篇头颈部
  • 4篇涎腺
  • 4篇淋巴
  • 4篇颈部
  • 3篇头颈部肿瘤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结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颈部肿瘤
  • 3篇口腔
  • 3篇病理
  • 2篇血管
  • 2篇硬腭

机构

  • 22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京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9篇张孟殷
  • 18篇黄爱玉
  • 13篇严文洪
  • 6篇沈天真
  • 4篇陈星荣
  • 3篇张罗
  • 3篇李传亭
  • 2篇李学祥
  • 2篇徐坚民
  • 2篇周良辅
  • 2篇钟平
  • 1篇余卫星
  • 1篇朱旌
  • 1篇薛明
  • 1篇陆肇曾
  • 1篇刘志民
  • 1篇姬美蓉
  • 1篇刘玉厚
  • 1篇张陈平
  • 1篇叶为民

传媒

  • 6篇上海医学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往编来
2007年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邱蔚六院士、主编:您好! 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文革期间只保留出版发行的医学杂志)1974年第3期第163页“带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颊部缺损”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5年第4期第297—298页“Repair of Facial Defect with Large Island Flap from the Groin by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2篇论文,
张孟殷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皮瓣移植修复LARGE颊部缺损带血管蒂FLAP
正常涎腺及涎腺肿瘤雌激素受体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极为常见,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够满意,迫切需要发展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一些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成功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定量研究涎腺雌激素受体(ER)的报道。国外也只有笼统地描述性定量研究涎腺胞浆ER的...
贡志刚黄爱玉黄爱玉张孟殷刘志民
关键词:涎腺肿瘤雌激素受体
唇部盘状红斑狼疮的癌变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加深对DLE癌变的认识。方法 分析 5例唇部DLE发生癌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DLE病例在DLE病损的基础上出现肿块和溃疡 ,经活检证实为癌变。结论 对DLE病人如在慢性皮肤、粘膜病损基础上出现肿块或溃疡时 ,应及时作活检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薛明严文洪张孟殷黄爱玉
关键词:DLE唇癌癌变
腮腺及其周围间隙MRI解剖标志对肿瘤定位的价值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评价腮腺及其周围间隙MRI解剖标志对肿瘤定位的价值。方法110例累及腮腺及其周围间隙的肿瘤均行SE序列检查,10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例颈动脉体瘤经血管造影证实。用T1加权作为观察MRI解剖标志的主要方法。结果翼内肌、咽旁间隙、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移位方向可作为嚼肌间隙、咽旁间隙、颈动脉间隙肿瘤的定位标志;腮腺深部与肿瘤之间有无脂肪平面是鉴别腮腺深部内外肿瘤的较可靠方法;腮腺内面神经及其主导管和下颌后静脉等经路上的解剖标志对肿瘤深、浅部定位的正确率为94.9%;跨间隙生长的肿瘤均为恶性。
徐坚民徐坚民张孟殷沈天真张国志张孟殷陈星荣
关键词:腮腺肿瘤头颈部肿瘤解剖学
舌鳞癌肿瘤血管的研究
<正>目的:了解舌癌的微血管密度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对舌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1例舌鳞癌患者的术后病理切片采用 CD-31标记,测定其微血管的密度;根据所测血管密度的中位值将肿瘤分为多血管与少血管型,并根据患者的肿瘤...
严文洪张孟殷黄爱玉
文献传递
颌骨骨折的常规X线、CT和三维CT对比研究被引量:33
1998年
目的:研究常现X线、CT和三维CT对显示颌骨骨折的优缺点和互补点。材料与方法:对61例不同类型的上、下颌骨骨折常现X线、CT和三维CT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对下颌骨体部和角部的骨折3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准确;对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显示三维CT优于CT和常规X线;对上颌骨骨折常规X线显示较差,CT和三维CT显示准确率相似。二维CT对颌骨骨折显示得立体直观,CT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软组织改变的情况,结论:3种影像学检查对颌骨骨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三者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对颌骨骨折显示的准确率。
李传亭沈天真陈星荣严文洪张孟殷
关键词:颌骨骨折CT三维CTX线诊断
电子束CT平扫、腮腺造影CT和三维CT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正>目的:探索电子束CT平扫、腮腺造影CT和三维CT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优缺点,腮腺造影CT造影剂泛影葡胺的最佳浓度,腮腺造影CT基础上三维重建的最佳重建方式。材料与方法:腮腺肿块43例,其中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9例...
李传亭张孟殷沈天真严文洪
文献传递
经口至硬腭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被引量:1
1994年
我们采用经口至硬跨入路切除1例巨大脊索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女性,6岁病儿,睡眠打鼾2年,加重半年。体检:张嘴时可见鼻咽部有肿块外露,鼻咽后壁异常隆起,神经系统和全身系统检查正常。头CT:斜坡骨质破坏,被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所填充。
周良辅黄爱玉李士其张孟殷钟平
关键词:脊索瘤手术入路
颅底—翼腭窝原发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报告近10年来所见原发于颅底—翼腭窝肿瘤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4例,化学感受器肿瘤、纤维瘤、巨细胞瘤、纤维血管瘤、淋巴血管瘤、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各1例,作者对原侧方进路手术作了改进,凿断额弓、切断面神经总干,以达到肿瘤上端的充分显露和巨大肿瘤的整块取出。手术结束时,重新吻合面神经,面神经功能在半年左右均获得恢复,治疗效果满意,无重要并发症或后遗症。
张孟殷黄爱玉
关键词:手术
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10
1992年
腮腺混合瘤是颌面部常见肿瘤。混合瘤复发与手术不彻底造成肿瘤组织遗留或肿瘤破裂瘤细胞种植有关。原发性混合瘤(初治病例)的复发率为1.1%,复发性混合瘤(复治病例)的复发率为21.4%。确保彻底切除肿瘤,避免术后复发,又减小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中需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邢树忠李学祥黄爱玉张孟殷
关键词:手术颌面部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