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乌拉特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向日葵抗列当品种的田间鉴定与筛选被引量:5
- 2021年
- 寄生性植物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已经成为我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种植抗性品种是目前控制向日葵列当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在2012年-2017年以田间自然鉴定的方式对124个品种(食葵85个,油葵39个)进行了188批次的抗列当田间鉴定试验,参试品种包括了近10年来向日葵产区内的绝大部分市场销售品种以及部分新杂交组合。本项研究明确了上述品种的抗列当等级。筛选出免疫或高抗列当的向日葵食葵品种26个,油葵品种25个,其中部分商品性较好的免疫品种在向日葵列当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田间试验鉴定的结果,本文还对田间自然鉴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抗性等级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讨论。
- 杜磊云晓鹏白全江苏雅杰田晓燕康文钦张光韩丽
- 关键词:向日葵列当品种抗性田间鉴定
- 冬小麦在乌拉特前旗的引种浅析
- 2012年
- 乌拉特前旗地处河套平原最东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1′-109°54′,北纬40°28′-41°16,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气温日较差大,日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夏季炎热降雨集中,雨热同期,秋季温度剧降,降雨减少,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 张光秦建平何建业曹凤珍
- 关键词:冬小麦引种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河套平原春季干旱
- 三抗体夹心酶联试剂盒中南芥菜花叶病毒阳性对照替代物研制
- 2018年
- 在研制的南芥菜花叶病毒三抗体夹心酶联(TAS-ELISA)检测试剂盒中,山羊抗鼠多克隆抗体能够起到很好的阳性对照作用,具有替代侵染性的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功能,可以监控整个酶联反应体系是否正常工作,避免了检疫性南芥菜花叶病毒扩散到环境中去,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 赵世恒高润蕾张光李雪娇云晓鹏
- 关键词:南芥菜花叶病毒阳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
- 植物诱抗剂-IR-18对向日葵列当的抑制效果及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针对生产中JK601、SH363等商品性好的主栽食用向日葵品种,没有理想的配套防控向日葵列当措施。2017年对引进的植物诱抗剂-IR-18进行了田间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向日葵列当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不同品种间防效差异较大,其中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JK601优于易感品种SH363;而且防效与药剂浓度呈正比,400倍液处理防效优于600倍液和800倍液处理;田间最佳施药期应选择在6~10叶期,400倍液施药1次处理,600倍液和800倍液需要施药2~3次,在第一次施药后32 d的防效均可达100%。
- 云晓鹏杜磊白全江孙涛田晓燕苏雅杰张光
- 关键词:向日葵列当防控效果
- 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向日葵种植风险
- 2011年
- 当前,随着产业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集约化管理,科学种植成为增加收入和提高生产水平的主要手段。巴彦淖尔市是全国向日葵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每年在300万亩左右,食葵面积占到全国面积的24%,油葵也占到全国面积的9.3%。河套农民种植葵花的年收入近20亿元。
- 张光李翠兰吕忠琴
- 关键词:向日葵播种面积生产水
- 抗向日葵列当新品种新农1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18年
-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新农177是由内蒙古蓝海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R1040为父本、A1347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种。2015—2016年在巴彦淖尔市和新疆共8个点的区域试验中,单产分别为3 530.1 kg/hm^2和3 480.6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41.84%和32.77%。生育期95~98 d,花期株高195 cm,茎粗2.7 cm,叶片26片,花盘倾斜度4级,花盘直径26 cm,分枝率0,花盘形状平盘,倒伏率0,折茎率0。全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列当寄生率为0。适宜在内蒙古、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向日葵列当为害地区种植。
- 苏雅杰王喜春云晓鹏兰海波杜磊刘文明张光白全江
- 关键词:向日葵列当
- 河套灌区玉米减膜增效栽培的示范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河套灌区玉米连年覆膜种植造成的地膜残留污染问题,2018年在杭锦后旗进行了早熟耐密玉米品种不覆膜1穴多株高密度栽培和中晚熟品种覆膜与早熟品种不覆膜1穴2株高密度栽培间种两种方式试验示范。试验1结果:KX9384 1穴2株、3株和1株处理较西蒙6号覆膜和不覆膜对照处理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幅度最高为1穴2株种植方式,分别为15.79%,19.23%;KX9384三种方式处理间,1穴2株比1穴3株和1穴1株增产极显著,1穴3株比1穴1株增产显著。试验2结果:两品种4∶4间种和2∶2间种较对照西蒙6号覆膜处理均极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5.12%和11.84%;4∶4间种比2∶2间种增产,但不显著。
- 党久占赵强张玉金张光任孝忠刘晓燕李彦英
- 关键词:玉米
-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被引量:4
- 2019年
-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膜间行距最佳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在对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变化调查分析表明,36 cm×76 cm,33 cm×86 cm穴距、行距配置处理单株叶面积较大且绿叶持续期长,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快,36 cm×76 cm与33 cm×86 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36 cm×76 cm,33 cm×86 cm与39 cm×67 cm差异显著,与30 cm×96 cm,27 cm×114 cm差异极显著。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距、行距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
- 党久占赵强刘宇杰张玉金张光任孝忠李彦英白勇兴
- 关键词:玉米穴距行距
-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增密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于2017年和2018年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增密高产栽培产量与密度、氮肥和磷肥用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两年试验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筛选,获得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增密高产(产量≥16500kg/hm^2)栽培技术措施的指标为:密度96675~97920株/hm^2,氮(N)420.75~431.55kg/hm^2,磷(P2O5)288.30~299.70kg/hm^2。
- 党久占赵娜赵强刘宇杰郝云凤张玉金李晓红冯君伟张光任孝忠刘晓燕
- 关键词:玉米技术指标
- 向日葵黄萎病种子带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究向日葵种子是否能够携带黄萎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以随机挑选的7个向日葵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种皮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区内侧的黄萎菌特异引物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所获得的PCR条带测序后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供试的向日葵品种的种皮中所扩增出的PCR条带均来自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检测结果,另挑选9个不同向日葵品种的种子,对其种皮带菌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向日葵品种的种皮带菌率介于10.0%~25.0%之间,其中田间采集的3638C新鲜种子带菌率最低,仅为10.0%,而实验室留存的赤029X115R种子带菌率最高,为25.0%。为了进一步验证PCR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黄萎病菌株接种向日葵植株根部,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种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接种向日葵花盘上收获的种子的种皮上可以观察到GFP荧光信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种子的种皮可以携带黄萎病菌,而巢氏PCR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向日葵黄萎病种子是否带菌的快速而可行的方法。
- 张贵张园园田永伟赵晓军张光周洪友景岚赵君
- 关键词:向日葵黄萎病菌种子带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