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地下河
  • 9篇有机氯
  • 8篇有机氯农药
  • 7篇岩溶
  • 4篇水体
  • 3篇污染
  • 3篇健康风险评价
  • 2篇洞穴
  • 2篇岩溶洞
  • 2篇岩溶洞穴
  • 2篇土壤
  • 2篇农药
  • 2篇污染评价
  • 2篇降解
  • 2篇DDT
  • 2篇HCH
  • 2篇HCHS
  • 2篇DDTS
  • 1篇多氯联苯
  • 1篇岩溶地区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张俊鹏
  • 11篇祁士华
  • 6篇胡英
  • 3篇邢新丽
  • 3篇王英辉
  • 3篇张家泉
  • 2篇扈志勇
  • 2篇姚慧丽
  • 2篇袁道先
  • 2篇杨梅
  • 2篇李杰
  • 2篇蒲俊兵
  • 1篇张蓓蓓
  • 1篇王向琴
  • 1篇张原
  • 1篇杨丹
  • 1篇孙玉川
  • 1篇刘华峰
  • 1篇张凯
  • 1篇谭凌智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湖北省化学化...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成都经济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及迁移特征
本文分析了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及其同分异构体在成都经济区表层土壤中的残留特征,通过有机氯农药的同分异构体比值、滴滴涕及其降解产物的比值关系等源解析方法分析推测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原因;通过逸度动态模犁模拟了山区一盆地地貌...
祁士华邢新丽张俊鹏张凯张原杨丹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农药残留降解产物
文献传递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污染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仪器GC-ECD对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OCPs浓度范围为3.41~51.34ng/L,均值为13.23ng/L;滴滴涕(DDTs)浓度为0.07~2.37ng/L,均值为0.72ng/L;六六六(HCHs)浓度为1.16~39.82ng/L,均值为7.89ng/L。南川湾滩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污染最为严重,其上游纸厂排放废水是影响该地下河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外其它河流相比较,研究区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含量处于中低水平。由于岩溶区特殊的二元结构,地表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地下水体。因此,对岩溶地下河进行有机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梅张俊鹏蒲俊兵扈志勇孙玉川
关键词:岩溶区地下河有机氯农药
福建武夷山北段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空间分布被引量:17
2011年
于2009年3月采集福建武夷山北段106个表层土壤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内标法分析其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了研究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HCHs及DDTs的异构体或衍生物的检出率在82.1%~100%之间,土壤中HCHs、DDTs的检出率高达100%.HCHs和DDTs含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05~25.07ng/g(3.98ng/g),0.01~107.99ng/g(7.48ng/g).通过与南极、西藏地区等地区土壤含量比较,该地区土壤中OCPs含量属于低污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中总OCPs含量排序为:水田〉蔬菜地〉林地.来源分析表明该地区HCHs污染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而DDTs近年来仍有输入,这可能与DDT的替代品-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有关.
张家泉祁士华谭凌智张俊鹏邢新丽
关键词:土壤HCHDDT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GC-ECD对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中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有机氯农药浓度为4.73~286.03 ng/g,DDTs浓度为0.35~181.78 ng/g,HCHs浓度为nd^23.53 ng/g。与国内外其他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相比为高,说明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已处于较高污染状态。统计DDE/DDD发现,除姜家溶洞外,其他取样点DDE/DDD均大于1,表明研究区DDT降解主要在好氧环境中进行。除靛水地下河,其他取样点表层沉积物(DDD+DDE)/DDT均大于0.5,表明这些地区近年来没有新的DDT类农药输入。
杨梅蒲俊兵张俊鹏扈志勇
关键词: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水体中HCHs和DDTs的污染评价研究
HCHs (Hexachlorocvclohexanes) 和 DDTs(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是有机氯农药的重要代表,曾在农林防治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由于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
胡英祁士华张俊鹏
关键词:污染评价有机氯农药
广西岩溶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浓度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器(GC-ECD)对广西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广西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O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岩溶地下河水体中OCPs质量浓度为0.09~16.17 ng/L,均值为6.47 ng/L;水体中滴滴涕(DDTs)质量浓度为0.09~9.10 ng/L,均值为2.91 ng/L;水体中六六六(HCHs)质量浓度为ND~14.21 ng/L,均值为3.55 ng/L。(2)广西北部的鸡喇地下河及坡心地下河水体中OCPs浓度要高于南部的其他地下河。(3)与国内外著名河流相比较发现,广西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OCPs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地下河是介于地表河流与饮用水之间的一种特殊水体环境,因此广西岩溶地区地下河的OCPs污染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张俊鹏祁士华姚慧丽
关键词:岩溶地下河有机氯农药
广西桂林大岩洞岩溶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07年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1.18 ng/g,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11.41~23.62 ng/g)。在洞内土壤中,HCHs含量高于DDTs,在HCH四种同分异构体中,β-HCH占HCHs的比例远高于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除β-HCH外,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分布均匀,可能是由洞穴环境稳定、气候分带等因素造成的。在洞外土壤中,异构体百分比和示踪标志物比值表明周围可能有林丹扣三氯杀螨醇的新近输入。研究区六六六和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使用的农药的残留。
王英辉祁士华李杰刑新丽舒菲菲王向琴王珺刘华峰张俊鹏
关键词:岩溶洞穴土壤有机氯农药降解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有机氯农药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GC-ECD对我国西南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利用Mapgis等值线图进行数据化分析,并进行简要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岩溶地下河水体中OCPs质量浓度为0.10~92.96 ng/L,均值为27.88 ng/L;水体中DDTs质量浓度为0.05~63.85 ng/L,均值为15.11 ng/L;水体中HCHs质量浓度为N.D~51.31 ng/L,均值为12.77 ng/L,各种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2)通过等值线图可以看出,OCPs含量整体体现为北部>南部,沿海>内陆,高山丘陵>平原的总体趋势,这主要是与有机氯农药特性有关;局部地区含量异常主要原因是农业及农业相关生产导致。地下河是介于地表河与饮用水之间的一种特殊水体环境,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的OCPs污染形势很严峻。
张俊鹏祁士华胡英邢新丽张家泉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岩溶地下河健康风险评价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水体中HCHs和DDTs的污染评价研究
HCHs(Hexachlorocyclohexanes)和DDTs(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是有机氯农药的重要代表,曾在农林防治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由于具有很强的亲脂憎水性、半挥...
胡英祁士华张俊鹏
关键词:污染评价地下河
文献传递
我国桂林毛村地下河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4
2010年
对桂林岩溶地区毛村地下河的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河表层水中Cr未检出,Cu、Pb、Zn及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8.90μg.l-1、58.63μg.l-1、23.73μg.l-1和0.11μg.l-1,Cd、Cr、Cu和Zn未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Pb严重超标.5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为2.36×10-6a-1,其中致癌污染物Cd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平均值为3.11×10-7a-1;非致癌污染物Pb、Cu和Zn所引起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在所有采样点均表现为Pb>Cu>Zn.在本次研究中,Cd是主要的风险污染物,其次为Pb.
胡英祁士华张俊鹏姚慧丽王英辉袁道先
关键词:地下河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