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鸽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原花青素
  • 5篇晶状体
  • 5篇花青素
  • 4篇小管
  • 4篇泪点
  • 4篇泪小管
  • 4篇泪小管断裂
  • 3篇支撑管
  • 3篇切除
  • 3篇肿物
  • 3篇晶状体氧化损...
  • 3篇抗氧化
  • 3篇泪小点
  • 3篇陈旧性泪小管...
  • 2篇眼睑
  • 2篇探针
  • 2篇内障
  • 2篇切开
  • 2篇肿物切除
  • 2篇维生素

机构

  • 12篇河南省眼科研...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河南省立眼科...
  • 2篇河南省立眼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张俊鸽
  • 9篇庆惠玲
  • 5篇卜战云
  • 5篇李晓华
  • 5篇李平华
  • 4篇祝磊
  • 4篇杨慧丽
  • 3篇王丽娅
  • 3篇王应飞
  • 2篇孙声桃
  • 2篇马艳玲
  • 1篇邢枫
  • 1篇郑嵩山
  • 1篇余晓菲
  • 1篇黄亚琳
  • 1篇李金
  • 1篇张荻
  • 1篇王璐璐
  • 1篇程志兴
  • 1篇李舒茵

传媒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睑近泪小点肿物切除5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并观察近泪小点的眼睑肿物切除的效果。方法门诊就诊的56例(56眼)眼睑近下泪小点肿物患者,局部麻醉后先行泪道环形硅胶管置管保护泪小点及泪小管,于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物切除术,肿物行病理学检查,置管2~4周后将其拔除,术后观察眼睑肿物有无复发及泪小点位置和泪道是否通畅。结果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鳞状乳头状细胞瘤6例,色素痣26例,疣10例,炎性肉芽肿14例。追踪观察1 a以上,无一例复发。50例术后泪小点位置正常,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现象;2例肿物较大,术后泪小点口向鼻侧稍有扩大,患者遇刺激时稍有溢泪现象。结论对眼睑近泪小点肿物,先行微创泪道环形硅胶管置管后再切除眼睑肿物,该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庆惠玲李晓华张俊鸽邢枫杨慧丽赵素华
关键词:肿物眼睑泪小点
原花青素对兔氧化损伤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兔氧化损伤晶状体的形态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PC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正常兔12只24只眼的晶状体分为4组:Feton模型组(氧化损伤组)、维生素E组、PC0.05g/L组、PC0.10g/L组。体外培养晶状体24h后,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分析晶状体的相对灰度值,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各组晶状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Feton模型组显示弥漫性白色混浊;维生素E组周边部出现空泡,晶状体核呈云雾样混浊;PC各质量浓度组可见晶状体赤道部出现少量空泡,皮质轻度混浊。Feton模型组较维生素E组和PC组相对灰度值减小(F=2.866,P=0.045)。Feton模型组显示晶状体前囊膜普遍增厚,LECs增生,排列紊乱,细胞形态出现异常,晶状体纤维板层结构紊乱;维生素E组较Feton模型组损伤轻;PC组较其他2组损伤明显减轻,晶状体前囊膜连续、光滑,无增厚,LECs线状排列,核形态一致,晶状体纤维板层间排列紧密、规整。与Feton模型组和维生素E组相比,PC组GSH-px活性增高、T-AOC增强、MDA的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06,P=0.009),PC0.10g/L组GSH-px活性、T-AOC均高于PC0.05g/L组(P<0.05)。结论 PC可提高兔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保护LECs,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减轻晶状体的氧化损伤。
张俊鸽李平华
关键词:原花青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维生素E晶状体
泪点周围肿物切除联合泪道重建术临床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泪点周围肿物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门诊32例(32眼)泪点周围肿物,进行肿物切除术联合泪道环形硅胶支撑管置入泪道重建。肿物行病理学检查。术后4-12周拔除支撑管。术后观察泪点周围肿物有无复发,泪点位置和泪道是否通畅。结果肿物术后病理报告:鳞状乳头状细胞瘤4例,色素痣24例,疣2例,炎性肉芽肿2例。随访观察1年以上,无复发者。28例术后泪点位置正常,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现象;2例因肿物较大,术后泪点口向鼻侧稍有扩大,患者遇刺激时稍有溢泪现象;2例出现下泪点闭锁,再次显微镜下行泪点切开后溢泪现象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泪点周围肿物同期联合泪点成形及泪道重建,是恢复泪点功能的有效手段。
庆惠玲马艳玲张俊鸽杨慧丽李晓华
关键词:眼睑泪道重建
泪道外伤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张俊鸽
原花青素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氧化损伤晶状体的形态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兔晶状体分为4组:Feton模型组(氧化损伤组)、维生素C组(100mg/L)、维生素E组(100mg/L)、PC组(50mg/L、100mg/L、200mg/L)。体外培养24h后,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分析晶状体的相对灰度值,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晶状体可溶性蛋白(slo-Prot)含量,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各组晶状体有不同程度混浊,Feton组和VC组较其它组相对灰度值减小(P<0.05),PC组晶状体组织结构较其它组损伤轻。和其它组相比,PC组slo-Prot含量增加,SOD活性增高,MDA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PC可提高氧化损伤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减小晶状体损伤程度。
张俊鸽李平华
关键词:原花青素抗氧化自由基晶状体
上下泪小点周鳞状细胞乳头状瘤伴上泪小管炎及结石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性,75岁。因发现右眼红伴溢泪及分泌物增多2年,于2013年4月1日来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无家族史、父母无近亲婚姻史。眼科检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8(右眼为-1.25DC×165°,左眼为-1.00DC×170°),右眼上下睑缘红肿,内眦部上下睑缘可见呈肉芽肿样增生隆起,表面不规则(图1),上下泪小点周边明显,尤其上泪小点周边增生显著,包绕上泪小点口(图2),上泪小管区膨隆,压迫可见白色分泌物及多个颗粒状结石自上泪小点溢出(图3);取泪小管分泌物和结石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庆惠玲王丽娅李晓华李金孙声桃杨慧丽张俊鸽
关键词:结石乳头状瘤分泌物增多最佳矫正视力药物敏感试验
原花青素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氧化损伤晶状体的形态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原花青素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方法:将健康成年兔晶状体随机分成4组,Feton模型组(氧化损伤...
张俊鸽
关键词:原花青素老年性白内障抗氧化损伤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改良泪点切开联合泪道激光治疗泪小点息肉
目的 观察改良泪点切开术联合泪道激光治疗泪小点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眼科门诊就诊的15例(24只眼)泪小点息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前排除倒睫、眼睑内外翻等其它因素导致的溢泪,检查为单纯泪小点息...
张俊鸽卜战云庆惠玲
外伤性上下泪小管断裂双泪道支撑管置入术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双泪道支撑管置入术治疗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以泪道内窥镜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l例(2l眼)的临床资料。21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成功找到上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行上下泪小管吻合术,在记忆钢丝引导下经牵引线牵引行双泪道支撑管环形置入,两端在鼻腔内打结固定。术后留置支撑管3~6个月,拔管后应用泪道内窥镜观察其疗效,随访6个月-1年。结果治愈17例,占80.95%,泪道内镜下见泪道管腔清晰通畅;2例好转,占9.52%,泪道内镜下见泪道管腔少许瘢痕增生和管道狭窄;2例无效,占9.52%,泪道内窥镜下见管腔瘢痕阻塞,进行泪道激光疏通再次置管后治愈。结论应用泪道内窥镜直视检查,可了解吻合位置情况及愈合程度,以便于恢复上下泪小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泪道损伤。
庆惠玲马艳玲张俊鸽杨慧丽李晓华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外伤性泪小管吻合术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行猪尾式探针联合环形支撑管术的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猪尾式探针联合非外露环形硅胶支撑管植入术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实施二期手术治疗,术中借助猪尾式探针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置入环形硅胶支撑管,保留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5例泪小管获得解剖和功能上恢复,其中14例溢泪症状消失,1例因泪点轻度外翻尚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结论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二期手术中用猪尾式探针可节省寻找侧鼻断端的时间,置入环形硅胶管,不影响外观,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
张俊鸽王应飞卜战云祝磊庆惠玲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探针支撑管硅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