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作品数:37 被引量:181 H指数:8 供职机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GMP-14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40例分为两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为SAP组,另外随机选择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GMP-140的含量。结果(1)血浆GMP-140的含量在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2)对照组与SAP组血浆GMP-140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GMP-140参与了AC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以反映其严重程度,可作为监测ACS不稳定斑块的生化指标。 张云 孙一荣 郭秀欣 徐玉鹏 田秀军关键词:血浆GMP-140 不稳定斑块 生理过程 UAP 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血浆炎性指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炎性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入院的STEMI且行急诊PCI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马来酸依那普利组(对照组)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组(试验组),各35例。分别评价两组病人住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hs-CRP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LVEF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有效降低行急诊PCI术的STEMI病人血浆Hcy、CRP水平,并可改善心功能。 陈保增 冯明静 常方圆 孙泽刚 张云 冯泽瑞 许迎春 王云鹏 叶岩岩 齐玉军 李慧杰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依那普利叶酸片 麝香保心丸 N端脑钠肽前体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1 2004年 张云 刘芳 徐玉鹏 王凤云 王淑芳关键词: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预后 强化调脂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强化调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各60例,分别给予辛伐他汀40 mg/d和20 mg/d。治疗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血脂水平、血脂达标率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均<0.01),而且强化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用药6个月后血脂达标率强化组明显高于常规组(31%vs 8%),心脏事件发生率强化组低于常规组(12%vs 28%)(P<0.01或<0.05)。结论强化调脂可通过降低TC、TG、LDL-C、hs-CRP水平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张云 孙一荣 陈立关键词:强化调脂 老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CRP)活性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1例,不使用美托洛尔组(B组)31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入院即刻2、4 h、出院前血清CRPI、L-6的水平。结果(1)A组和B组血清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血清CRP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血清IL-6水平入院时即刻2、4 h B组较A组明显升高,出院时IL-6水平在这两组相似。结论炎症反应在心绞痛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CRP的水平的作用。 刘跃森 王涛 孙泽刚 张云 左兆凯 常以芳关键词:C反应蛋白 美托洛尔 心绞痛 C反应蛋白(CRP) 血清IL-6 心绞痛患者 蛋白水平 Β-受体阻滞剂 平板运动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008年 陈立 王凤云 张云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男性冠心病 冠脉造影检查 青年患者 胸痛症状 青年男性 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1年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变化、运动平板试验情况、血管内皮标志物。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病人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保增 冯明静 张云 冯泽瑞 王志敏关键词:冠脉微循环障碍 麝香保心丸 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ADM、ET-1、GMP-140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04年 张云 熊攀 王平凡 闫玉真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 ADM ET-1 GMP-140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联合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行急诊PCI,稳心颗粒组患者术后即刻予以稳心颗粒治疗,前列地尔组患者于PCI前30 min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用法用量分别同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比较4组患者术后3 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6、24、48、72 h QT间期离散度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3 d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P<0.05)。4组患者术前QT间期离散度、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6、24、48、72 h QT间期离散度、QTCD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前列地尔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QT间期离散度及QTCD。 王云鹏 张云 孙一荣 左兆凯 孙泽刚 冯泽瑞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齐玉军 刘跃森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列地尔 稳心颗粒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入选患者随机单盲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常规治疗组60例,另外随机选择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血凝仪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胶体金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三者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孙一荣 张云 孙玉新 郭景瑞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一氧化氮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