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 60例进行留置胃管、胃管给药、静滴止血药、制酸等综合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伤及并发症。结果 :60例中治愈 3 7例 ,治愈率 61.7% ;死亡 2 1例 ,病死率 3 5 .0 %。结论 :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 钟景灿李成林张乃崇杨志勇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应用开颅手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106例的资料,依手术方式不同设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前者实施微创引流术,后者实施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45±0.52)h、出血量(51.39±12.63)ml及置管时间(2.49±0.72)d等手术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BP、SF、RP及VT评分分别为(55.10±10.31)分、(52.87±7.24)分、(52.95±8.11)分、(51.39±8.23)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比对照组低24.52%(P<0.05)。结论相比开颅手术,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应用微创引流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 卢增活张乃崇
- 关键词:开颅手术微创引流术
- 早期脑脊液外引流在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分析早期脑脊液外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动脉瘤性SAH早期行脑脊液外引流术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开始行外引流时颅内压均大于25mmHg,脑脊液均为血性。治愈生活自理37例,好转生活部分自理13例,死亡8例,死于栓塞或夹闭术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心肌梗死2例、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对存在颅内高压及高危血管痉挛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早期脑脊液外引流不但可降低和稳定颅内压,而且还可能引流出逆流入脑室系统内的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血管痉挛及并发症的发生,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 赖廷海张乃崇佟小光焦德让田会铭
- 关键词:脑脊液引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28例
- 2004年
- 目的:观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动脉瘤经股动脉穿刺,在微导管引导下于 脑动脉瘤瘤腔内星入GDC栓塞脑动脉瘤。结果:26例治愈,1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疗效好,恢复快。
- 张乃崇赖廷海李成林钟景灿
- 关键词: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置入经股动脉穿刺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83例体会
- 2005年
- 目的:总结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及再手术率的经验。方法:应用脑室-腹腔分流套管,穿刺侧脑室前角,使脑脊液分流入腹腔治疗脑积水83例。结果:83例均无感染,3例分流管梗阻而再次手术,分流管梗阻率为3.6%。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有效、简单及经济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
- 张乃崇赖廷海李成林吴晓祝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膜分流术
- 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 对GCS评分≤8分,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高血糖等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行胃液pH监测,应用洛赛克等制酸剂及肠外营养等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结果 24例成功止血,但其中6例最终死于脑干功能衰竭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于出血后4天未能止血死亡。结论维持胃液pH≥4.5-6是预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H^+K^+ATP酶抑制剂-洛赛克是迅速增加胃液pH值的有效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明显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 张乃崇赖廷海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 内外减压及颞肌贴附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2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采用外科手段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病人均属额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均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去大骨瓣(9cm×11cm×12cm),特别强调去骨瓣应足够大,尽可能咬除颅骨平颅底,开放硬膜,根据术中情况吸除一定坏死脑组织内减压,同时行颞肌贴附。结果术后清醒8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自动出院1例(濒临死亡)。术后清醒时间最短12h,最长25d,其余均于1~10d内清醒。但均有不同程度偏瘫,肌力Ⅰ~Ⅲ级,肌张力增高,不完全失语者4例,动眼神经瘫3例。半年后随访发现偏瘫、失语等较出院有明显改善,2例有癫发作。结论本组采用去大骨瓣、内减压及颞肌贴附可拯救大部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25%,初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 赖廷海张乃崇袁莉李成林
- 关键词:去骨瓣大面积脑梗死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附19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4年2月收住的1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1例,女73例,年龄40~85岁,平均57岁,保守治疗26例,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47例,脑室穿刺外引流32例,小骨窗血肿清除50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39例。结果1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病人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发病时间,病人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选择具体治疗方法,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明显低于以往大宗病例文献所报道。结论随着外科治疗脑出血多种方法的临床推广及目前对脑出血后血肿发展、演变规律认识,如能及时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但可降低其死亡率,而且生存质量亦会有明显提高。
- 赖廷海张乃崇李成林钟景灿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 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保留冲洗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通过脑室外引流管加尿激酶保留冲洗脑室积血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复通及减压。结果基本治愈 9例 ( 3 0 % ) ,显著进步 12例 ( 4 0 % ) ,进步 5例 ( 16.7% ) ,死亡 4例( 13 .3 % )。结论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确切。
- 钟景灿张乃崇李成林
-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内出血高血压
- 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病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5例非显微手术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显微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非显微手术组(37.5%,18.5%,P〈0.05);生存预后与病理分级相关,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手术方式中.生存预后与肿瘤全切除程度和年龄相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以其损伤小,适应证宽,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预后,临床效果好。
- 张乃崇赖廷海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