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兰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日间肿瘤化疗的管理模式创新及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对比日间肿瘤化疗和专科(肛肠科和肿瘤外科)肿瘤化疗的效果,进而对日间肿瘤化疗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1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日间诊疗中心及肛肠科和肿瘤外科接受手术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2000例,依据患者是否在日间诊疗中心接受肿瘤化疗分为日间化疗组(日间-肛肠科,日间-肿瘤外科)、专科化疗组(专科-肛肠科,专科-肿瘤外科),每组各500例,通过对比每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化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结局(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和患者满意度,从而分析比较日间肿瘤化疗和专科肿瘤化疗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 日间肿瘤化疗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少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日间肿瘤化疗患者满意度高于专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专科肿瘤化疗相比,日间肿瘤化疗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新型诊疗模式。
- 蔺文燕彭彩丽王永庆樊菲菲李婷康兰方金瑞
- 关键词:肿瘤化疗疗效评价
- 1例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21年
- 目的:探索对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做好管道护理和皮肤护理,控制腹腔感染,给予营养支持,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治疗的依存性;加强后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过程中,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疼痛;术后13 d,患者病情治愈,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状况良好。结论:提出对此类患者需做好围手术期引流管护理、营养管理、皮肤管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彭彩丽马炳强祁彩云蒋泽斌司若湟杨晓军高鹏康兰
- 关键词:脐尿管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
-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被引量:2
- 2010年
-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护士每天要接诊大量不明诊断,不同病种、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的患者,导致急诊科护理工作始终处于持续而紧张的状态中。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护士在工作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若不注意防护或防护不当,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及时、正确地做好自我防护,是急诊科护士面临的紧迫问题。
- 李玉华康兰
-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自我防护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肛周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探索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肛周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行肛周手术患者和日间诊疗中心基于ERAS临床路径行肛周日间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将肛肠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日间诊疗中心患者作为路径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400例,每组各200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0.5%、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肛周日间手术并未增加患者出院后的不适。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更有利于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医疗成本,进而提升医疗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蔺文燕樊菲菲王永庆李婷宋霞康兰张莉方金瑞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日间手术肛瘘肛周脓肿
- 临床路径对控制医疗不良因素及医疗纠纷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控制医疗不良因素及医疗纠纷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5月—2020年8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按临床路径模式管理的21个病种5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按常规化模式管理的患同种疾病的6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从医方诊疗及管理因素、患方因素、医患沟通因素、疾病自身因素4个方面分析医疗纠纷不良因素。结果观察组医疗纠纷总发生率为10.2%,低于对照组的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医患共同因素、疾病自身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5.4%和14.0%、2.8%和5.4%、0.6%和2.2%、1.8%和3.4%。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医疗不良因素,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 马国胜彭彩丽康兰沈燕飞刘继新徐福穗陈红刚
- 关键词: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