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辉耀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内滞留
  • 3篇胃内滞留漂浮...
  • 3篇缓释
  • 3篇缓释片
  • 3篇甘草酸二铵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药物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释放度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体外释放度
  • 1篇综合征
  • 1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汉坦病毒
  • 1篇汉坦病毒肺综...
  • 1篇肺综合征
  • 1篇HIGUCH...

机构

  • 5篇杭州市第六人...
  • 2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庄辉耀
  • 4篇李松龙
  • 3篇茹仁萍
  • 2篇上官盈盈
  • 1篇刘翠雪
  • 1篇赵国根
  • 1篇赵文霞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十八醇,EC,HPMC,果胶等为辅料,通过改变处方组成,湿法制粒压片,考察片剂的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结果:最佳处方片剂体外漂浮12h以上,家兔胃内滞留约10h。其体外释放规律1~12h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最佳处方制得的片剂,具有缓释和漂浮的双重性能,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
李松龙茹仁萍庄辉耀上官盈盈赵文霞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体外释放度HIGUCHI方程
甘草酸二铵胃内漂浮片的研究
李松龙茹仁萍庄辉耀
该成果为药物新剂型研究的初步成果,通过处方优化制得甘草酸二铵胃内漂浮片,可在体外持续漂浮12h以上,家兔胃内滞留10h以上,体外释放规律1-12h内符合Higuchi方程,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试制...
关键词: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物
类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一例
2001年
赵国根庄辉耀刘翠雪
关键词:病例报告
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其甘草酸二铵的含量。方法C18色谱柱,以0.5%冰醋酸0.3%三乙胺缓冲液-乙腈(68∶3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20μl。结果甘草酸二铵的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回收率为(99±0.7)%,RSD为0.67。结论HPLC法测定该片剂的甘草酸二铵含量,专属性强,方法简便、易行。
庄辉耀李松龙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HPLC
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兔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比较自制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和市售胶囊剂兔体内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6只新西兰兔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灌胃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或市售胶囊剂各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甘草酸二铵浓度,DAS2.0程序拟合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和市售胶囊剂给药后,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h和4h,Cmax分别为(2.8±0.5)mg·L-1和(2.5±0.18)mg·L-1,AUC(0-t)分别为(18.4±2.4)mg·L-1.h,和(27.0±2.2)mg·L-1.h,漂浮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9.0±11.2)%。结论:家兔体内甘草酸二铵的药动学规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与市售胶囊剂相比,漂浮片释药平稳,tmax、AUC(0-t)均较胶囊剂高,说明漂浮片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初步达到设计要求。
李松龙茹仁萍上官盈盈庄辉耀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