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利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管
  • 2篇头痛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颅多普勒
  • 2篇颅多普勒超声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血
  • 2篇经颅多普勒
  • 2篇经颅多普勒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超声
  • 1篇丁苯

机构

  • 8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通化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崔利
  • 2篇赵华
  • 2篇王璐
  • 2篇张美娇
  • 1篇王延平
  • 1篇刁剑霞
  • 1篇张大伟
  • 1篇钟丽珍
  • 1篇刘艳丽
  • 1篇王剑锋
  • 1篇程政平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后头痛、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后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脑梗死后出现头痛、头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DP)]水平,治疗前后头痛评分、头晕程度,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MARAA、MARAD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MARAA、MARA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为(1.36±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52±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489,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头痛、头晕患者的治疗,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低头痛头晕程度、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重大意义。
张美娇崔利程政平赵华
关键词:脑梗死头痛头晕养血清脑颗粒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0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降纤、抗凝等对症治疗,同时增加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面积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面积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为(0.049±0.011)mm,斑块面积为(0.065±0.013)c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078±0.012)mm、(0.087±0.01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甘油三酯(TG)为(2.01±0.63)mmol/L、总胆固醇(TC)为(4.42±1.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62±0.4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52±0.17)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5±0.33)、(5.76±0.93)、(3.16±0.59)、(1.40±0.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治疗中增加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血脂水平异常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崔利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
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脑组织损伤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初步研究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脑组织的损伤影响。方法 45只健康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五组,每组9只。分别予以不同处理,比较各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并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研究A、B、C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4.01%、19.79%、10.18%,对照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19.80%,与对照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比较,研究A、C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分析中正常组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于0.5、1.5 h时,gp91phox,p67phox,p47phox蛋白表达上调、4 h时蛋白表达下调。经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后,仅研究C组的p6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夹竹桃麻素主要是通过抗氧化应激以抑制缺血区及再灌注区氧化自由基释放,并稳定血脑屏障,从而缩小脑梗死面积,延缓脑梗死损伤发展。
刘艳丽张钦迟王延平王璐崔利王剑锋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夹竹桃麻素NADPH氧化酶自由基损伤
偏头痛患者采用TCD检查的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采用TCD检查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102例偏头痛患者均是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回顾分析患者颅内主要血管血液流动速度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TCD检查显示:血流速度正常24例、异常76例(血流不稳型10例、血流减慢型9例、血流加快型57例),就57例血流加快者,PCA加快2例、ACA加快10例、ICA-MCA加快34例、BA加快5例、VA加快6例。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TCD检查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动速度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出患者脑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参考和指导。
崔利
关键词:偏头痛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进行联合干预,对照组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将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用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更优,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张大伟崔利吴琼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疗效
TCD在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参数变化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参数变化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中动脉以及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阻抗指数。结果研究组检查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34.69±2.62)cm/s,搏动指数为(0.99±0.02),阻抗指数为(0.55±0.08);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65.62±4.58)cm/s,搏动指数为(1.06±0.05),阻抗指数为(0.62±0.09);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52.34±6.35)cm/s,搏动指数为(1.03±0.25),阻抗指数为(0.59±0.03)。对照组检查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43.61±3.51)cm/s,搏动指数为(0.59±0.06),阻抗指数为(0.31±0.01);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74.51±5.36)cm/s,搏动指数为(0.76±0.06),阻抗指数为(0.41±0.05);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60.35±5.12)cm/s,搏动指数为(0.79±0.06),阻抗指数为(0.41±0.02)。研究组患者大脑后动脉、中动脉及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及阻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准确了解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可根据实际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制定相适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崔利
关键词: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伴有失语的急性脑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失语指数(AQ)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5.47±2.56)分,治疗后为(7.27±2.09)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5.54±2.47)分,治疗后为(10.09±2.58)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AQ评分为(67.45±2.11)分,治疗后为(85.57±3.1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AQ评分为(66.69±1.98)分,治疗后为(74.56±2.87)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减轻患者失语严重程度.
张美娇崔利赵华钟丽珍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梗死失语
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青年脑血管病患者4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复杂,最常见的是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积极干预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减小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刁剑霞王璐崔利
关键词:青年脑血管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