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忠义
- 作品数:164 被引量:1,60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生物炭添加对亏缺灌溉玉米光合荧光生理参数的补偿效应
- 2024年
- 玉米生长中后期极易受到土壤水分亏缺胁迫的影响,施用生物炭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调节作物生长生理表现的有效途径。为探究生物炭对中后期亏缺灌溉玉米光合与荧光生理特征的影响规律,该研究采用测坑原位控制试验,设计生物炭(施用量0、30 t/hm^(2))与灌溉程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保持田间持水率95%±5%(充分灌溉)、70%±5%(中度亏缺灌溉)、50%±5%(重度亏缺灌溉))共计6个组合处理。在作物抽穗-灌浆期控制土壤水分条件持续27 d,测定并分析玉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参数和内源激素的响应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胁迫时间的延长,亏缺灌溉不同程度地诱导叶片合成大量脱落酸,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重度亏缺灌溉导致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部分功能失活,电子传递受阻,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I-P相的最大荧光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重度亏缺灌溉条件下,生物炭添加的叶片脱落酸含量较未添加生物炭处理降低21.89%~52.15%,生长素含量增加47.77%~82.63%,净光合速率提高1.66%~32.63%,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II潜在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性能指数提高。应用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提高PSII光能转化与电子传递效率,进而改善光合荧光性能,缓解重度亏缺灌溉对玉米叶绿体和PSII的受损程度,提高玉米中后期的耐旱能力。
- 张晓敏杨威屈忠义屈忠义王丽萍张栋良
- 关键词:生物炭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脱落酸
- 基于多源遥感协同反演的区域性土壤含水率动态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进一步推动多源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五原县3500 hm 2研究区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区进行实地取样化验,获取并处理了多种遥感影像,综合研究光学影像地表反射率及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特征.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各种数学变换,求出其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强弱;利用SPSS与MATLAB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回归、神经网络回归等不同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回归模型方程,建立了多数据源含水率反演模型.ALOS,北京二号和Landsat影像协同反演土壤含水率神经网络的拟合值达到0.892,R 2值达到0.796,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较好,可知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可快速精准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灌区农业生产及土壤盐碱化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指导.
- 孙宇乐屈忠义刘全明王丽萍
- 关键词:遥感反演神经网络
- 一种盐碱地环境改良的土壤改性设备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盐碱地环境改良的土壤改性设备,包括有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移动小车底端的翻地装置和下料装置,翻地装置处于移动小车的前端;移动小车的底端还设有一个翻地装置;移动小车的底端还设有压平装置...
- 张如鑫屈忠义张栋良杨威王丽萍李俊杰任恩良乔天刘琦
-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被引量:19
- 2010年
- 内蒙古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干旱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为了揭示自治区不同区域发生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1990-2007年间因旱造成的农业、牧业、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方面的损害程度及相应降水资料。运用统计计算、频率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旱情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3个易旱季节(春旱、春夏旱、春夏秋旱)旱灾易发区的分布区划及3个级别的旱灾等级(严重旱灾、中度旱灾、轻度旱灾)发生频率和分布区划。该结果可为下一步旱灾预警预报及抗旱减灾、水资源规划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 李晶王耀强屈忠义马兰忠
- 关键词:旱情
- 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采用室内有机玻璃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个梯度灌水水质(蒸馏水、3 g/L微咸水、10 g/L咸水)和2种灌溉方式(结冰灌溉、直接灌溉)的6种不同处理,对土壤的水分入渗特性及脱盐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个梯度灌水水质下,结冰灌溉方式的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分别是直接灌溉方式的8.2,4.6,5.8倍。结冰灌溉方式下,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土壤入渗速率越快;(2)Kostiakov模型适合拟合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Horton模型适合拟合不同矿化度咸水直接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3)3个梯度灌水水质下,直接灌溉方式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结冰灌溉方式分别提高1.4%~6.3%,1.6%~3.6%,0.9%~7.6%;(4)各处理下0—3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较为显著,盐分不断向土层60 cm处迁移,各处理土壤脱盐率逐渐降低。0—30 cm土层处,淡水直接灌溉方式下土壤脱盐率最大(93%~97%),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的脱盐率次之(87%~91%)。50—60 cm土层处,淡水结冰灌溉方式下土壤脱盐率最高(13.3%),其次为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方式(9.1%)。综合考虑,3 g/L微咸水结冰灌溉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有效降低0—6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
- 李争争屈忠义杨威何婧
- 关键词:咸水结冰灌溉入渗
- 絮凝黄河泥沙复配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及水力特征参数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通过室内环刀试验,研究絮凝黄河泥沙复配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及水力特征参数的影响。将生物炭和絮凝黄河泥沙按4∶6质量比混合成土壤改良剂,再将复配后的土壤改良剂按0,1%,2%,3%,6%,10%混合到盐碱土中。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改良剂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及水分含量不断增大,10%添加量下的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较未添加改良剂的处理平均增加了12%;(2)土壤饱和导水率在3%的添加量下最大,较未添加处理增大68.9%;(3)土壤改良剂添加量越大水分扩散的越慢,土壤pH越大,降低盐分的效果越不明显,试验发现3%添加量下土壤盐分降低的较为明显,17 cm以上盐分降低量达到30%~50%,但土壤pH增大不明显,仅增大4%左右,波尔兹曼参数λ增加31.5%,水分扩散速率较快。综合考虑,3%添加量处理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含量、饱和导水率、水分扩散率,并降低土壤表层盐分。
- 李争争屈忠义王丽萍高晓瑜何婧
- 关键词:生物炭黄河泥沙土壤物理性质水盐运移
- 内蒙古河套灌区大田作物膜下滴灌作物系数试验研究被引量:23
- 2014年
- 依据大田试验,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水量平衡法对膜下滴灌作物系数进行修正,并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成熟期,膜下滴灌玉米作物系数分别为0.162、0.718、1.251、0.409,向日葵作物系数分别为0.194、0.779、1.26、0.315。膜下滴灌全生育期玉米、向日葵耗水量分别为445、340mm,较传统灌溉分别节水12.7%和4.5%。
- 杜斌屈忠义于健孙贯芳史吉刚
- 关键词:膜下滴灌作物系数灌溉制度土水势
- 微咸水滴灌条件下沙穴种植的土壤水盐二维空间分布规律被引量:7
- 2020年
- 河套灌区重度盐碱土具有结构性差、导水率低的特点,且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为提高土壤水入渗性能,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可在滴头下方设置沙穴并利用微咸水灌溉。为探明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的沙穴种植条件下二维土壤水盐分布规律,采用室内50 cm×50 cm二维土槽模拟试验,设置蒸馏水(0 g/L),2.0,3.0,4.0 g/L 4种不同矿化度处理,试验历时100 h。结果表明:在深度5 cm距滴头两侧15~20 cm及滴头下方25 cm的盐碱土处,土壤含水量较高,沙土土壤含水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盐碱土土壤含水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采用3.0 g/L灌溉水滴灌时,盐碱土含水率最大(变异系数为7.64%),说明利用3.0 g/L微咸水灌溉可有效提高沙穴种植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入渗100 h后盐分主要聚集在滴头下方25~30 cm处,沙穴结构试验中,灌溉水矿化度为4.0 g/L的情况下土壤平均电导率最大(变异系数为50.59%),水平方向盐分淋洗效果优于垂直方向,且灌溉水矿化度越低,淋洗效果越显著,蒸馏水处理脱盐率为13.99%,灌溉水矿化度为2.0,3.0,4.0 g/L时积盐率分别为7.93%,14.57%,30.05%,脱盐半径随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3.0 g/L与2.0 g/L积盐量差异不显著(P=0.460>0.05),与4.0 g/L处理下积盐量差异显著(P=0.024<0.05)。结合土壤水盐空间分布规律,利用3.0 g/L微咸水可提高盐碱土土壤含水率,控制沙穴种植结构土壤积盐量,提高根系层土壤保水性。
- 何婧屈忠义刘霞高晓瑜胡敏李争争刘祖汀
- 关键词:盐分淋洗
- 基于Horton分形的河套灌区渠系水利用效率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采用分维定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输配水渠系布置结构与渠系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根据河套灌区现状的渠系资料,应用Horton定律计算出河套灌区及灌域的分形维数(乌兰布和1.14,解放闸1.86,永济2.21,义长1.8,乌拉特1.99,河套灌区1.88)。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灌域的渠系水利用效率与分维值进行了分析,拟合了灌溉引水量、灌溉面积与分维值多元曲线,得出了渠系结构优化下的不同灌域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提高潜力(乌兰布和19.01%,解放闸28.8%,永济32.7%,义长27.07%,乌拉特30.7%)与灌区平均效率提高潜力(27.19%)。由此提出不同灌域渠系改造方案,对于灌区的科学管理与节水工程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对相似灌区的规划和节水改造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屈忠义杨晓黄永江杜斌杨俊林
- 关键词:分形维数渠系结构优化河套灌区
- 基于MAPGIS河套灌区水盐监测图数字化编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收集河套灌区水盐监测多年的数据资料,采集观测井点坐标以及遥感航片,以MAPGIS为操作平台,完成空间数据矢量化,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从而为今后水盐监测空间分析及决策服务。
- 陆圣女屈忠义张金山
- 关键词:MAPGIS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