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月莲

作品数:26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青光
  • 14篇青光眼
  • 6篇手术
  • 6篇小梁
  • 4篇植入
  • 4篇酸钠
  • 4篇透明质酸钠
  • 4篇外科
  • 4篇显微镜
  • 4篇疗效
  • 3篇眼外科
  • 3篇原发性
  • 3篇生物显微镜
  • 3篇切开术
  • 3篇人工晶体
  • 3篇睫状
  • 3篇睫状体
  • 3篇超声
  • 3篇超声生物
  • 3篇超声生物显微...

机构

  • 1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生物技术...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宁夏医学院

作者

  • 25篇宋月莲
  • 16篇孙兴怀
  • 11篇孟樊荣
  • 10篇郭文毅
  • 7篇殷汝桂
  • 6篇王嘉健
  • 6篇胡文明
  • 6篇钱韶红
  • 5篇宋光辉
  • 4篇陈倩
  • 4篇姚亦群
  • 3篇金晓红
  • 3篇陆国生
  • 3篇顾其胜
  • 3篇张天仁
  • 3篇郑应昭
  • 2篇陈宇虹
  • 2篇陈雪莉
  • 2篇嵇训传
  • 2篇李素慧

传媒

  • 4篇眼外伤职业眼...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西医结合眼...
  • 1篇眼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质类固醇诱发的高眼压和青光眼被引量:13
1996年
为评价皮质类固醇引起的高眼压和/或青光眼的临床原因和处理原则,对资料完整的17例30只眼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或青光眼作了系统分析,包括其原发病、使用皮质类固醇的药剂类型、方式、持续时间、出现眼压升高症状的时间、确诊为青光眼的时间、视功能损害以及治疗情况。随访9个月─5年3个月,平均29.6个月,有15只眼停用皮质类固醇及应用降眼压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最终施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提出了临床上可以避免的诱致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或青光眼的四种常见原因。阐述了出现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或青光眼后的四类不同处理治疗原则。
孙兴怀郭文毅嵇训传孟樊荣宋月莲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青光眼高眼压
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光眼大疱性角膜病变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评价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导致的大疱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56 例56 眼因年老体弱,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而症状明显的绝对期青光眼大疱性角膜病变患者长期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并戴镜滴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眼液。结果:大疱性角膜病变症状在戴镜后1 ~3 天内明显改善者98.2% ,1 周内均解除者96.4% 。有89.2% 的病例连续戴镜不取出超过3 个月,平均8 .8±10.2 个月。仅32.1% 的患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未见继发感染者。结论:连续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能解除绝对期青光眼所致的大疱性角膜病变症状,且安全、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孙兴怀郭文毅孟樊荣宋月莲李梅张稚雯
关键词:角膜接触镜大疱性角膜病变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异物检查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眼前段异物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因临床诊断或怀疑眼前段异物而进行UBM检查共17例17眼,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探测和定位能力,分析10例异物UBM声像图的特征。结果 UBM诊断异物阳性9例,阴性7例,与最后诊断相符;另1例异物可疑,手术取出异物。诊断符合率为16/17(94.11%)。手术取出异物的8例,UBM异物定位解剖层次正确,方位相同或相近。结论 UBM对眼前段异物检出率高、定位能力强,诊断异物的依据是:较高的回声强度、异物特有的硬直边缘和明显的声影。
王嘉健宋月莲孙兴怀陈倩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声像图特点
723例眼球摘除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1
1990年
本文报道10年中723例(742眼)眼球摘除,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1%,其中以眼肿瘤为最多,有406眼,占54.7%,而眼肿瘤中又以视同膜母细胞瘤为最多,计344例(363眼),眼外伤250眼,为第二位原因。
殷汝桂胡文明宋光辉宋月莲李素慧项斯玲张小兰姚亦群
关键词:眼球摘除眼外科手术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91
1997年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对20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7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2.8kPa(1kPa=7.5mmHg)者15例,总成功率为75.0%;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55.6%,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90.9%。85.0%的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随访6个月以上者12例,总成功率为58.3%;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40.0%,而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71.4%。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术后早期低眼压,引流管内、外口阻塞,引流管接触晶体或角膜,引流管外露,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植入盘脱出。结论尽管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但仍不失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郭文毅宋月莲孙兴怀孟樊荣郑应昭王晋瑛
关键词:青光眼植入术
青光眼巩膜板层滤过术中两种不同类型结巩膜瓣疗效分析
1992年
本文对比观察了25例(26眼)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结合角膜缘为基底三角形巩膜瓣的引流手术方式与一般通用的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和长方形巩膜瓣术式25例(26眼),结果表明两者降低眼内压相仿,前者结膜伤口均I期愈合,后者有4眼结膜伤口裂开,占总数15%。前房形成迟缓等手术并发症也以后者较高。我们认为前者手术方式优于后者,手术后并发症较低,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胡文明宋月莲殷汝桂
关键词:青光眼手术巩膜瓣疗效
透明质酸钠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高分子量、高纯度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ic acid)作为内眼手术辅助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前段手术.并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皮肤烧伤及作为天然保温因子应用于化妆品中.Miller等曾用粘弹性手术(Viscosurgery)一词命名。
胡文明殷汝桂姚亦群宋月莲宋光辉顾其胜缪士文张天仁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动物实验生物制品
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例(21只眼)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tata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有随访资料的10例(11只眼)患者术前、后眼压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年龄为1个月至31岁,中位数年龄为11岁。颜面部血管瘤位于双侧的有8例,其中2例伴有全身皮肤广泛血管瘤。16例患者中,并发单侧青光眼11例,其中3例伴有双侧颜面部血管瘤;并发双侧青光眼5例,均伴有双侧颜面部血管瘤。16例患者前房角镜检查均为宽角。21只患眼均行B超检查,其中8只眼(38.1%)的脉络膜探及弥漫性中高回声占位性病变。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显示有虹膜后凹、睫状体内低回声区、睫状体浅脱离等。有18只眼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包括小梁切开术、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睫状体冷冻术,术后发现行小梁切除术的5只眼中,有4只眼出现脉络膜脱离。术后10例(11只术眼)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随访时患者眼压均低于其术前眼压(均≤21mmHg,1mmHg=0.133kPa),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56,P〈0.01)。结论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颜面部血管瘤、宽房角、脉络膜血管瘤。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眼压。
杨强郭文毅孙兴怀孟樊荣宋月莲钱韶红王嘉健陈倩
关键词:青光眼脉络膜肿瘤显微镜检查声学眼外科手术
非穿透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非穿透小梁手术和小梁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双眼药物难以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一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另一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前、术后1d、1周、1、3、6、12、18、24个月作眼压、裂隙灯检查。结果在整个随访期间,2种手术方法均能降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24个月,小梁切除术组的眼压控制比非穿透小梁手术组更理想(P=0.030);小梁切除术组术后弥漫扁平或薄壁、多囊状的功能型滤过泡更多见(P=0.046);浅前房、白内障发展的发生率高于非穿透小梁手术组(P=0.023和0.037)。结论在控制眼压方面,非穿透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的早、中期效果相当,但后者的长期效果优于前者;非穿透小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梁切除术。
钱韶红孙兴怀孟樊荣宋月莲郭文毅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非穿透小梁手术青光眼开角型
两大途径:助青光眼“早发现”
2009年
不少青光眼患者会问医生:“听说青光眼是遗传的,我父母都没有青光眼,我怎么会患青光眼了呢?”应该说,青光眼的遗传性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临床观察发现,有些青光眼具有家族遗传性,有些却完全没有。不过,青光眼患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也就是说,一个家族中会有几个青光眼患者。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呢?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听听专家的说法。
宋月莲陈君毅
关键词:青光眼患者家族遗传性家族聚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