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斌 作品数:31 被引量:7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09年 麻醉的目标不仅是保障患者术中的安全与稳定,还包括追求术后的最佳恢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为麻醉术后的并发症,日益受到麻醉界的关注,本文就麻醉及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关系进行综述。 宋宗斌 郭曲练关键词: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药物 病理生理 高龄患者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2021年 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男性,年龄82岁,体重70 kg,身高166 cm。于20余年前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未予治疗;2周前体检发现肝脏肿块。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2)既往史:冠心病4年余,2016年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现停药3 d。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美托洛尔、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自诉血压、心率控制可。 宋宗斌 王锷 张加强 丁玲玲 余剑波 郭曲练 薛张纲 王天龙关键词:肿物切除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率控制 高龄患者 围术期管理 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英文) 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究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途径,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 300例行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麻醉药物用法用量,术后2次用标准化询问方式调查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为3组:无知晓、可疑知晓和术中知晓。结果:肯定术中知晓的有21例(0.91%),术中可疑知晓的患者有205例(8.91%)。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II~IV级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是术中知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临床麻醉中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王锷 叶治 潘韫丹 宋宗斌 黄长盛 罗慧 郭曲练关键词:术中知晓 全身麻醉 ASA分级 丙泊酚 一种针对PKCγ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PKCγ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构建和应用。实验构建了针对PKCγ基因的ShRNA的慢病毒载体,将合成的针对ShRNA的DNA片段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还与pHelper 1.0、pHelper... 邹望远 郭曲练 宋宗斌 张重 刘畅 赵媛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PKC γ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PKCγ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构建和应用。实验构建了针对PKCγ基因的ShRNA的慢病毒载体,将合成的针对ShRNA的DNA片段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还与pHelper 1.0、pHelper... 邹望远 郭曲练 宋宗斌 张重 刘畅 赵媛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减轻罗哌卡因对PC12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罗哌卡因诱发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N组)、罗哌卡因组(R组,15mmol/L盐酸罗哌卡因)、罗哌卡因+SB203580组(R+S组,15mmol/L盐酸罗哌卡因+10μmol/LSB203580)。培养48h后行3组细胞计数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p38(p-p38)、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的含量。结果:与N组比较,R组和R+S组的PC12细胞数目及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减少(均P<0.05);且R+S组的PC12细胞数目和存活率较R组显著上升(均P<0.05)。与N组比较,R组和R+S组p-p38,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质中CytC的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与R组比较,R+S组p-p38,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质中CytC的含量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抑制p38磷酸化可减轻罗哌卡因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释放入细胞质的CytC和caspase-3的活化有关。 陈园 王锷 孙志华 宋宗斌 叶治 张重关键词:罗哌卡因 毒性 SB203580 PC12细胞 细胞色素C 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三叉神经痛慢性化 2024年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组。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7、10、14天进行大鼠面部机械痛阈、热敏潜伏期测定。疼痛行为学检测完成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延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对GFAP、补体3(complement 3,C3)/S100A10、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DHK组加入1 m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DHK,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对2组细胞进行钙荧光染色,连续观察高钾刺激下2组细胞的钙波活动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ION-CCI组延髓背角存在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明显强于sham组(P<0.05)。GFAP和C3/S100A10共定位于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sham组比较,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在第60秒给予高钾刺激后,空白对照组和DHK组的钙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且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可能通过影响钙波活动参与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敏化。 罗骁 万通 丁卓峰 侯新冉 王健 郭曲练 宋宗斌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延髓背角 钙波 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对颈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不同灌注流量对颈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湘雅医院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共45例。分为G1,G2,G3组,灌注流量分别为(62±2),(72±2),(82±2)mL/(kg·min)。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CPB开始后10 min(T3),20 min(T4),40 min(T5),60 min(T6)及CPB结束后20 min(T7),利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测量,并记录灌注流量、颈总动脉管径(diameter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D)、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V)、颈总动脉血流量(flow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F)、颈内动脉管径(diameter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D)、颈内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V)和颈内动脉血流量(flow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F)。用α稳态法在CPB期间转机前(P1)、CPB期间体温降至最低(P2)、CPB复温至35℃(P3)、CPB停止后20 min(P4)和2 h(P5)行血气分析,对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乳酸水平。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患者拔管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Hb和乳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P2~P5各时间点的Hb水平均比P1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2和P3时Hb水平最低。P3~P5各时间点的乳酸水平均比P1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前患者左右两侧CCAD,CCAV,CCAF,ICAD,ICAV,ICA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间CCAV和CCA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T2~T6的CCAV较T1明显下降(P<0.05);T7的CCAV较T3~T6明显回升(均P<0.05),但仍然明显低于T1(P<0.05)。T2~T5的CCAF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3时,G1组的ICAV低于G3组(P<0.05);在T4时,G1组的ICAV低于G2组,G2组的ICAV低 管玉蛟 孙蓓 宋宗斌 蔡宏伟关键词:体外循环 灌注流量 颈动脉超声 心输出量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尿道下裂患儿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90例,ASA分级为I或II级,年龄为2.0~6.0(4.0±1.3)岁,体质量11.50~21.0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I组)、全身麻醉组(II组)和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组(III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入室后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均采用七氟醚吸入,使脑电双频指数值维持45~60。I组行硬膜外穿刺麻醉;II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III组置入喉罩并行硬膜外穿刺阻滞。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与I组及II组相比,III组患儿血压、心率更平稳,术后躁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两组低(均P<0.05)。结论: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尿道下裂的患儿麻醉效果优。 杨胜辉 宋宗斌 郭曲练关键词:尿道下裂 麻醉 喉罩 硬膜外麻醉 多元互动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麻醉设备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5 2020年 本研究围绕多元互动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结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学专业麻醉设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详细展示了麻醉设备学课前互动教学准备工作、线上课堂中的互动教学、课堂外互动教学的延展和互动教学的评估反馈机制整个实施流程。通过建立"主持人—嘉宾—观众"模式,实现线上直播效果最大化;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360度具象化讲解,打通线上教学中上线不上课、学生无思考等痛点、堵点,推进线上教学质量、效率双提升。在后续教学实践中,还需在教师人才素质提升、高效人才团队搭建,以及教学实际应用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等问题上持续改进。 宋宗斌 孙蓓 张艺莹 王锷 郭曲练 黄长盛关键词:多元互动 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