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宫颈分泌物检测高危型HPV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高危型HPV,探讨宫颈病变患者感染高危型HPV的情况。方法:选择562位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FQ-PCR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的高危型HPV。结果:562例标本中高危型HPV检测的阳性例数为314例,阳性率为55.87%,随着宫颈病变病理分期进展,高危型HPV阳性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采用FQ-PCR检测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8种亚型)DNA感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检测时间短等特点,能够及时准确的为HPV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梁志东廖启洪孟晓李丽敏任珊罗炫邓国明
-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
- 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及直方图观察被引量:6
- 2000年
- 为观察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直方图特点以及它们与缺铁性贫血的区别 ,用SysmexF -82 0血液分析仪对测得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MCHC、RDW、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宽度三项指标与缺铁性贫血差异有显著性。认为MCHC增高、RDW显著增高、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左移、峰底宽于缺铁性贫血 。
- 赵应斌梁兴东孟晓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参数直方图
- FQ—PCR检测HPV病毒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基因类型和分布。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FQ—PCR)检测男女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分型。结果:89例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阳性为68例,总阳性率为76.4%,分型以HPV6/11型为主。结论:本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以低危型HPV6和HPV11为主,少数为高危型HPV16和HPV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检测时间短等特点,能够及时准确的为HPV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梁志东孟晓李丽敏卢旭妹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
- 荧光PCR在混合性传播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的可靠性。方法用ABI5700自动荧光PCR分析仪检测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H)、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及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单纯疱疹病毒(HSV),分析STD混合感染中5种6型病原体的组合及比率。结果5种6型病原体均有混合感染的情况。女性CT出现混合感染的比率高于男性,男性UU出现混合感染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14种类型混合感染中2种病原体感染的类型占10种,其中CT+UU型混合感染达86.6%。结论用FQ-PCR检测STD准确、方便、快捷,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多种病原体的联合检测,以及早发现混合感染者。
- 孟晓赵应斌梁志东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性传播疾病
- FQ-PCR检测老年性病患者病原体DNA分析
- 2006年
- 廖启洪梁志东孟晓
- 关键词:FQ-PCR检测DNA分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病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
- 广西壮族、白裤瑶族DYS287位点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调查Y染色体特异的Alu序列插入基因座DYS287的遗传多态在广西壮族、瑶族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120例壮族居民、120例瑶族居民样本DYS287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两民族人群均未发现插入阳性个体。结论获得广西壮族、瑶族群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数据,为该民族遗传关系的分析、法医学鉴定及该民族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遗传背景资料。
- 廖启洪梁志东余洪立孟晓李丽敏
- 关键词:壮族瑶族DYS287多态性
- 应用PCR方法检测DYS287位点多态性
- 2013年
- 目的:调查广西瑶族、壮族、汉族群体中DYS287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132例白裤瑶族、149例壮族、172例汉族样本DYS287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三个民族人群均未发现插入YAP+个体。结论:获得广西白裤瑶族、壮族、汉族群体DYS287基因座的遗传学数据,为这三种民族遗传关系的分析、法医学鉴定及该民族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遗传背景资料。
- 廖启洪李丽敏刘怡仱余洪立孟晓吕程潘柳吟梁志东
- 关键词:PCRDYS287多态性
- 荧光定量PCR检测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DNA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对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尖锐湿疣(CA)患者乳头瘤病毒(HPV)病原体DNA作定量测定。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结果 在260例CA、583例NG、1060例CT、1060例UU临床送检标本中,疣体组织HPV6、11阳性98.1%(255/260),NG、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46.0%(268/583)、54.2%(574/1060)、60.0%(636/1060),其阳性标本DNA平均拷贝数为5.6106、3.6106、7.96105、5.2104。结论 实时FQ-PCR技术检测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DNA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优点,可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观察。
- 廖启洪梁志东孟晓李丽敏徐秋红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荧光定量PCR
- 355例女性5种性传播疾病混合感染报告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女性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女性生殖道、外阴赘生物、疱疹液及溃疡表面分泌物标本进行CT、UU、NG、HPV、HSV-Ⅱ测定,观察355例混合感染的病原体组合类型及各年龄段的构成比。结果女性STD混合感染有9种不同类型的病原体组合,CT+UU感染最高,达322例,占90.7%,其次为UU+HPV12例(3.3%),UU+NG8例(2.2%);最多者有三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21~30岁年龄组占混合感染60.8%,31~40岁年龄组占29.9%。结论5种病原体均有混合感染的可能,本地区STD混合感染以CT+UU为主,21~40岁为高发年龄段,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怀疑为STD感染者进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
- 孟晓梁志东赵应斌
- 关键词:女性性传播疾病
-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 1995年
- 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80例疑为HCV感染的病人血清,共同时做抗-HCV-IgG检测。结果51例HCV-RNA阳性,其中26例抗HCV-IgG阳性;在254例抗HCV-IgG阴性血清中有25例HCV-RNA阳性。证明RT-PCR检测HCV-RNA是提高丙型肝炎诊断率和HCV感染率的最佳方法。
- 廖启洪梁志东丁燕玲孟晓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