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君霞
- 作品数:47 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患者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AML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探究影响患者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60例老年AML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诱导缓解组与姑息治疗组,诱导缓解组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标准剂量组(A组,30例)与低剂量组(B组,22例)。姑息治疗组为支持治疗(C组,8例)。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期(OS)分别为28、21、3个月,诱导缓解组患者共34例接受治疗之后完全缓解,缓解率为65.38%;姑息治疗组患者未出现完全缓解的病例。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HCT-CI评分,P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清LDH水平过高,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染色体核型均有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结果,这些因素是否能作为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还需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和讨论。结论老年AML患者仍然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情况,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武永强何巧玉孟君霞陈杰甫栾春来张晓南唐广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老年
- 维奈克拉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VEN)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用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反应性。结果研究中初治患者占比较高,有51例,另31例为经治患者,初治患者中33例(64.71%)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18例(35.29%)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而经治组中25例(80.65%)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6例(19.35%)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完全缓解患者共39例,占比47.56%,不完全缓解患者19例,占比23.17%,部分缓解患者5例,占比6.10%,总体反应率为76.83%,微小残留病阴性率为37.80%。患者随访时间为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截至2023年4月30日,82例患者中62例(75.61%)存活,8例(9.76%)死亡,另有2例(2.44%)患者失访。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80%,其中初治患者发生率为94.12%(48/51),经治患者发生率为96.77%(30/31)。结论接受VEN联合用药治疗的老年AML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 唐广武永强张晓南陈杰甫孟君霞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ESHA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ESHAP(PDD,VPl6,Ara-C,甲泼尼龙)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14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ESHAP方案化疗3周期。每3周重复,每例均应用3个疗程。结果 CR 6例,PR 3例,SD 3例,PD 2例.有效率(CR+PR)64.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血糖升高。白细胞减少57%,血小板减少44%;28%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经G-CSF及输注血小板后恢复正常;血糖应用胰岛素控制。结论 ESHA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栾春来孟君霞李新刚
- 脾切除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脾切除对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安阳地区医院1995-2008年内科治疗无效的26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手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26例术后,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接近正常或正常以上,19例随访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7例升高后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血小板正常,1例血小板50×109/L左右,4例治疗无效,其中2例发现副脾,出血倾向较重。结论脾切除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副脾是否切除影响疗效。
- 栾春来孟君霞李新刚郭芳赵守魁李军彦李兆波
- 关键词:脾切除术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新诊断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症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甲强龙治疗,对照组应用甲强龙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3、7、14、28天,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7、14天,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28天,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可用于治疗重症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严重出血的危险期有积极作用。
- 唐广张晓南武永强陈杰甫陈院朝王升张琰孟君霞
- 关键词:重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 提高对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ALPS)的认识.方法 对1例AL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确诊为ALPS,经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病隋好转.结论 ALPS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发现双阴性T细胞(DNT)对诊断非常重要.
- 孟君霞武永强栾春来唐广何孜岩张晓南陈杰甫王升
- 关键词:FAS基因双阴性T细胞
- 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诊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后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4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以白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甲亢临床常见,在进行系统检查的同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以免误诊。
- 孟君霞栾春来夏玉彬李新刚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
- 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15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其中14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6,占总数的20.0%;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占总数的46.7%。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栾春来孟君霞何孜岩唐广张晓南陈杰甫
- 关键词:促红素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
-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78例初诊诊断为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首发症状、血常规、血管事件发生率、基因学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采集和整理。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症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出情况;比较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患者的WBC计数、Hb水平、PLT计数;统计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较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增高的现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5.128;P<0.05)。结论骨髓增殖性疾病以中老年多见,临床发病表现多样。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发病类型和血象指标有关。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类型与血栓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 武永强何巧玉孟君霞陈杰甫栾春来张晓南唐广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
- 初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张琰夏玉彬丁现超李新刚孟君霞杨卫东刘秀文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初诊首发表现LU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