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臣义
- 作品数:31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3.0T磁共振动态血管成像技术的方法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血管成像(TRICKS)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30例病人进行靶血管TRICKS检查。其中脑动脉5例,颈动脉7例,肺动脉2例,胸、腹主动脉5例,上肢动脉2例,股动脉9例。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图像数据自动进行减影,得到血管图像,制作成动画。结果清晰地动态显示靶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2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结论:合适的注药速率及注药量,合理选择扫描参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类似DSA的动态血管图像。
- 石佳滨孙臣义姜飚包礼杰刘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图像处理
-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糖尿病脑部代谢异常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部代谢异常患者接受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0月一2014年6月该院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来分析研究,患者经过了5~10h的治疗,检测患者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胆碱化合物/肌酸。治疗后5~10h的数据作为对比数据,治疗恢复后的数据作为观察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对照组髙,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两项数据的胆碱化合物/肌酸比值无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脑组织在初期有酮体积累情况存在,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对患者初期的脑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 孙臣义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胰腺癌的CT分析
- 2003年
- 孙臣义茅亭
- 关键词:胰腺癌CT检查误诊
- 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ueleration,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iasis,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MRI表现。把横轴位抑脂T2WI、抑脂T1WI、双回波序列、冠状位抑脂T2WI、横轴位DWI和LAVA动态扫描作为肝的常规序列进行检查。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I征象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结果 7个病灶T1WI均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6例中心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信号均匀。LAVA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均下降,延迟期为低信号。6例中心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均未强化,延迟期呈星状中等程度及轻度强化。结论 FNH的LAVA增强特点较鲜明,对肝局灶性结节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 孙臣义包礼杰王全宋长悦
- 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增生MRI
- 不伴有钙化乳腺癌的X线诊断
- 2008年
- 任克金慧艳孙臣义李珊珊
- 关键词:X线诊断乳腺癌
- 超高场磁共振动态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 目的:磁共振常规血管成像目前已是普通技术,但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对于靶血管不能动态观察就是问题之一。3.0T磁共振的时间分辨的动态增强血管成像(TimeResolved Imaging Contrast Kinetics,...
- 石佳滨包礼杰孙臣义刘敏
- 关键词:高场磁共振股浅动脉
- 文献传递
- 肿瘤影像诊断中MRI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肿瘤影像诊断中MRI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0.5~18 cm为病灶直径区间,病灶边界较清,以类圆形或小规则分叶状肿块影为主要表现形式。T1W1以低信号为主,T2W1呈现出不均匀高信号状态,肿块表现出较高信号现象,而间隔以相对低信号为表现形式。结论在肿瘤影像诊断过程中,MRI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孙臣义
- 关键词:肿瘤影像诊断MRI弥散加权成像
- 慢性胰腺炎在超高场强磁共振表现
- 慢性胰腺炎是不同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最终导致膜腺内、外分泌功能永久性丧失。本文旨在提高对慢性胰腺炎的磁共振图像特征的认识,特别提高超高场磁共振对慢性胰腺炎诊断准确性的认识,为临床提供一个相对绿色的有效的...
- 孙臣义包礼杰王全宋长悦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磁共振图像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治疗前进行头颅内听道MRI及螺旋CT检查,对所有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统计学处理,探讨MRI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46例患者中(行双侧检查共292耳),其中MRI检出前庭导水管异常13例(20耳),CT检出5例;MRI检出内耳畸形15例(19耳),CT检出11例,漏诊4例;MRI检出内听道狭窄5例(8耳),CT检出2例,漏诊3例;MRI检出耳蜗纤维化4例(5耳),CT检出4例(4耳);单纯依据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77.40%(113/146),单纯依据MRI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3.84%(137/146)。结论 MRI水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影像评价,可提供准确、可靠的内耳膜迷路及内听道神经的解剖学信息,可对耳蜗纤维化、神经发育等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
- 王全周航朱琳姜洪孙臣义宋长悦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
- 3T超高场磁共振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讨论3T超高场磁共振在小肝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3例经过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记录平扫及增强、延迟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小肝癌的MRI平扫表现形式多样,整体上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检查,动脉期高信号为主,增强延迟以低信号为主。结论:超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能够对平扫T1WI和T2WI上呈现等密度图像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动态增强检查在动脉期可观察到病灶的异常灌注,判断示门脉受累情况。
- 孙臣义包礼杰王全宋长悦
-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