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江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丁酸
  • 2篇有机硅消泡剂
  • 2篇造纸黑液
  • 2篇生物降解
  • 2篇稳定性
  • 2篇消泡
  • 2篇甲基
  • 2篇降解
  • 2篇硅油
  • 2篇黑液
  • 2篇改性
  • 2篇改性硅油
  • 2篇高稳定
  • 2篇高稳定性
  • 1篇新型纺织
  • 1篇盐酸
  • 1篇乙烯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脂肪醇

机构

  • 9篇陕西科技大学
  • 4篇西安三业精细...
  • 1篇中化近代环保...

作者

  • 9篇孙江
  • 8篇郭睿
  • 7篇赵艳艳
  • 6篇来肖
  • 6篇韦鹏
  • 1篇郭云霞
  • 1篇王帆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造纸科学与技...
  • 1篇湖北造纸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皮革与化工
  • 1篇Plant ...
  • 1篇中国造纸学会...

年份

  • 3篇2011
  • 6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St/MAH)和P(St/MAH/BA)施胶剂的改性及应用
2011年
以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为主要原料、单链脂肪醇(脂肪醇中碳原子数n=4、5、6、8)为改性剂,通过在主链中引入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成功制备出改性P(St/MAH/BA)和P(St/MAH)系列施胶剂。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经改性P(St/MAH)或P(St/MAH/BA)施胶剂施胶后,不同施胶纸具有不同的施胶效果;对文化书写纸而言,前者的油墨吸收率高于后者、平滑度小于后者,但两者的拉伸强度和施胶度差别不大;对瓦楞纸而言,前者的施胶度和环压强度均高于后者。随着单链脂肪醇中碳原子数的不断增加,文化书写纸的油墨吸收率增大、平滑度和拉伸强度下降,而瓦楞纸的环压强度增大、拉伸强度略有下降,但两种施胶纸的施胶度均呈先升后降态势。
孙江郭睿王帆
关键词:施胶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
一种高稳定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其在造纸黑液中的应用
以含氧硅油(PHMS)、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下制得聚醚改性硅油(PMS)。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用其乳化二甲基硅油(PDMS)制得有机硅消泡剂乳液。研究了聚醚与含氢硅油的配比、乳化荆的最佳 HLB值和用...
孙江郭睿赵艳艳陈雪影
关键词:消泡剂造纸黑液改性硅油
文献传递
一种高稳定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其在造纸黑液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以含氢硅油(PHMS)、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下制得聚醚改性硅油(PMS),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用其乳化二甲基硅油(PDMS)制得有机硅消泡剂乳液。研究了聚醚与含氢硅油的配比、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和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聚醚):m(PHMS)为0.56,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8、用量为油量的5%制得的消泡剂在高温强碱环境下保持优良的消抑泡性能,效果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孙江郭睿赵艳艳陈雪影
关键词: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强碱
新型纺织柔软剂酯基季铵盐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控温摇床上采用好氧振荡的方法,研究了纺织柔软剂(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FAC)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HFAC具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最佳的pH值为7,最适宜温度为30℃,接种量为20 ml,当HFAC的初始浓度为600 mg/L时,此条件下在25 h内完全降解,生物降解HFAC的速度为28.5 mg/(L.h)。
来肖郭睿赵艳艳韦鹏孙江
关键词:柔软剂酯基季铵盐生物降解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10年
对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进行综合概述,着重讨论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因素和降解性测定方法;详细阐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最后,对表面活性剂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郭睿来肖赵艳艳韦鹏孙江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
4-(1-甲基胍基)丁酸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被引量:1
2011年
以硫脲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三氧化硫脲(3);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原料,在HCl10%条件下水解生成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5);化合物(3)和(5)的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4-(1-甲基胍基)丁酸(6)。各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合成。抑菌实验表明,4-(1-甲基胍基)丁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9%、0.195%、0.2%、0.19%。
郭睿赵艳艳韦鹏来肖孙江郭云霞龙显军
关键词:抑菌活性
Synthesis of 4-methyl Guanidine Butyric Acid
2010年
N-methyl pyrrolidone,hydrochloric acid and thiourea dioxide were adopted as the raw material,and 4-methyl guanidine butyric acid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wo-step reaction.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 for the first step was as follows:n(N-methyl pyrrolidone)∶n(10% HCl)= 1∶2.0,reaction temperature 135 ℃,reaction time 5 h;at that moment,the yield of intermediate 4-methyl-amino butyric acid hydrochloride was 72.89%.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 for the second step was as follows:n(4-methyl-amino butyric acid hydrochloride)∶n(thiourea dioxide)= 1∶2.0,reaction temperature 25 ℃,reaction time 12 h,at that moment,the yield of target product was 82.68%.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n the intermediates and the target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韦鹏郭睿孙江来肖赵艳艳孙靖
关键词:GUANIDINEFUNGICIDE
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10年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制备了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并通过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经正交试验得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比为2.5,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阻聚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酯化率可达85.76%.
郭睿赵艳艳来肖韦鹏孙江
关键词:酯化
4-甲基胍基丁酸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N-甲基吡咯烷酮、盐酸、二氧化硫脲为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4-甲基胍基丁酸。第1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N-甲基吡咯烷酮):n(HCl10%)=1∶2.0,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5h,此时中间体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的收率为72.89%。第2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n(二氧化硫脲)=1∶1.2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h,此时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2.68%。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韦鹏郭睿孙江来肖赵艳艳孙靖
关键词:杀菌剂N-甲基吡咯烷酮盐酸二氧化硫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