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景秋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成像
  • 3篇原发性
  • 3篇MRI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上皮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脑肿瘤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机构

  • 11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4篇孙景秋
  • 6篇姚楠
  • 5篇马宜传
  • 3篇石士奎
  • 2篇丁强
  • 2篇付凯
  • 2篇陈岩
  • 2篇郭冰沁
  • 2篇陈守康
  • 1篇徐家利
  • 1篇郭飞
  • 1篇袁超
  • 1篇陶新全
  • 1篇武世伍
  • 1篇任铮
  • 1篇杨运俊
  • 1篇谢宗玉
  • 1篇孙伟莉
  • 1篇王中秋
  • 1篇姚楠

传媒

  • 6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1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7例。行常规CT及CTP检查,构建分析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F、CBV及PS值。并分别在病变对侧脑组织中区测定正常区域的各相应值,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的CBF、CBV及P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PS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病变区(P<0.01)。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CBF、CBV及PS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TP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宜传付凯孙景秋
关键词:脑肿瘤星形细胞瘤灌注成像
脑囊虫病18例MRI的诊断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马宜传孙景秋
关键词:囊虫病神经系统囊虫病磁共振成像
PBL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参加核医学课程学习的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92名,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应用PBL教学法。对两组学习情况(理论知识、阅片能力、临床技能)、教学效果满意度以及自评评价(有无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有无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有无提高自身查阅文献的能力、有无增强自身对于影像诊断的分析和思维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学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自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具有可行性,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升临床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申勇孙伟莉孙景秋陶新全刘恒超袁超
关键词:PBL教学法核医学理论教学
PACS平台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放射科实习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科医生需要丰富的临床知识积累。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在实习中以PACS系统为基础,结合其他教学方式,经过规范化实习,能较全面掌握所有医学影像学的技能和知识,成为合格的影像科医师。
孙景秋姚楠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PACS
PIK3R1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K3R1)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HCC病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IK3R1编码蛋白(PIK3R1/p85α)表达,并检测HCC组织中EMT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评估其表达与HCC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IK3R1/p85α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0%(56/80),高于癌旁组织的17.5%(7/40)(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HCC病人的PIK3R1/p85α、E-cadherin和TGF-β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C组织中PIK3R1/p85α与E-cadher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23,P<0.01),与TGF-β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47,P<0.05);无侵袭转移HCC病人和有侵袭转移病人的PIK3R1/p85α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K3R1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高水平PIK3R1可能会促进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并与HCC不良预后有关。
姚楠姚楠孙景秋郭冰沁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原发性胃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于胃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T cell lymphoma,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2012年收治的经免疫组化证实的PTCL患者4例。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其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情况进行讨论。结果原发于胃的PTCL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镜下见形态较单一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分布,穿插于肌间;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均表达T细胞标记,部分病例细胞毒标记(TIA-1)可阳性。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辅以联合化疗为主,预后较差。结论 PTCL原发于胃非常罕见,这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肿瘤,必须结合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姚楠孙景秋郭冰沁
关键词: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与病理学对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蛛网膜囊肿等进行鉴别,重点研究DNT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等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病灶均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像呈等低信号;病灶以额顶叶最多见;7例病灶形态呈典型的"三角征";11例患者肿瘤内均见到多发囊变区及等信号分隔;9例瘤周无水肿,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2例有强化。结论大部分DNT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皮层内三角形长T1长T2信号,内有等信号分隔,无占位效应,多数不强化。当病变缺乏特征性表现时,诊断较为困难;特殊胶质-神经原成分是DNT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郭飞王中秋谢宗玉孙景秋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癫痫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2例MRI表现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例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均位于下肢,分别呈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病灶直径7.0~12.0 cm.在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表现,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淋巴瘤原发于软组织者罕见,MRI表现肿瘤信号均匀,囊性变及坏死少见,周围肌间筋膜存在脂肪间隙是其特征.
孙景秋姚楠陈守康刘志军石士奎
关键词:淋巴瘤软组织肿瘤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疑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范围为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水平至踝关节水平,层厚2.5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1.25mm。对比剂剂量100ml~130ml,注射速率3.0ml/s~3.5ml/s。扫描后在Workstation4.2工作站上对全部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进行下肢动脉成像,重建方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结果所有病例动脉血管重建像均显示良好,MSCTA发现37例患者共114个动脉节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1例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真实再现下肢动脉的解剖与形态,对临床评估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范围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陈岩季立平石士奎杨运俊孙景秋丁强徐家利任铮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动脉闭塞症下肢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MSCT 表现
2013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位于胸部6例,腹腔2例,盆腔1例。 MSCT检查见:较小病灶边缘规则,较大病灶呈分叶样;6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7例密度较均匀,2例见不规则坏死区,1例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到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性强化。结论:SF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其MSCT的影像学特点,可有助于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孙景秋马宜传姚楠陈岩任峥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多层螺旋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