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妍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肝样癌1例被引量:5
- 2008年
- 患者.女性.37岁。因中上腹疼痛伴上腹包块2个月,近期有消瘦及纳差症状2007年1月在我院就诊。查体:剑下中上腹扪及10.0cm×8.0cm包块,质硬.上界不清.下及右界清楚,表面不光滑。包块触痛不明显,不活动。B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肝静脉走行正常,门静脉不扩张。胆囊:大小正常.壁不厚,胆汁清.腔内未见结石。肝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形态不规则,未探及正常的胰头、体回声.代之以范围约7.5cm×4.0cm×6.5cm的稍弱回声团.边界可认.形态不规则,内回声欠均匀,脾静脉及肝动脉位于其中,显示清楚;胰尾主胰管似稍增宽,见稍弱回声团,约10.0cm×10.0cm×7.0cm,形态欠规则,边界可认。胰后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近汇合处及门脉主干近起始部内均见稍弱回声充填。脾脏:肋间厚度4.9cm,长径10.8cm,轮廓清楚,脾门切迹清晰可见.实质回声无变化,胰后脾静脉稍增宽,内径0.9cm。腹腔:盆腔内探及少量游离液性暗区。CT:胰腺头、体、尾散在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状密度减低影,增强扫描上述密度减低影无明显变化。
- 孙妍周平张奕杰
- 关键词:胰腺病例报道
- 涎腺腺泡细胞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复习36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涎腺腺泡细胞癌男女发病均等,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好发于腮腺浅叶,生长缓慢,病程长,预后相对较好。肉眼观:肿瘤直径3~10cm,呈浸润性生长,部分病例周围组织中可见小的瘤结。切面灰白色或浅粉红色,质地较软,易碎。镜检:五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四种组织类型。免疫表型:CK18呈细胞膜型阳性、CK7阴性具有特异性。结论涎腺腺泡细胞癌癌细胞类型和组织类型的多样性是该肿瘤的特征,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应与其组织学形态相似的肿瘤鉴别,免疫表型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癌发病少,属低度恶性肿瘤,治疗首选以根治性手术切除,病变范围广或复发病例可行术后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
- 孙妍
- 关键词:诊断和鉴别诊断
-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张奕杰孙妍
- 关键词:乳腺肿瘤丛状神经纤维瘤
- 毛细胞白血病1例
- 2004年
- 孙妍刘永光徐红雁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门静脉高压肝肿大脾肿大
- 胰腺肝样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7年
- 目的 报道1例胰腺肝样腺癌,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胰腺肝样腺癌的组织学表现、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例女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复查及病理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选用的一抗有AFP、α1-AAT、α1-ACT、CEA、EMA、AE1/AE3、SYN、CgA、NSE、S.100、CD34、PCNA、C-erbB-2,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具有2种结构:①具有与肝细胞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实体状,小梁状,大梁状,血管血窦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FP弥漫性强阳性,而CEA、EMA灶性阳性,癌细胞为CD34阳性的血管分割成小梁状。②腺癌组织学表现为实体巢状或弥散分布,以及肿瘤性的乳头状上皮、筛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EA、EMA阳性,而AFP灶性阳性。结论 胰腺肝样腺癌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和临床特点,是原发性胰腺癌少见的特殊亚型,具有易于复发或转移、预后差的临床特点。
- 张奕杰周平孙妍
- 关键词:胰腺肝样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 癌末患者终末期临终关怀操作细节探讨
- 2021年
- 探讨总结晚期肿瘤患者终末期临终关怀实践的经验。根据桑德斯博士的全人照顾模式确定具体干预策略,包括通过生理,心理、灵性、社会四层面形成临终关怀团队,最终实现“走得温暖”的目标。方法:根据桑德斯的全人照顾模式,包括通过生理关怀,心理关怀、灵性关怀、社会关怀四层面形成临终关怀团队。回顾性总结50例肿瘤晚期病人,着重于把理论落实到细节,爱心关注于枝末,建构一种临终者切实感知到温暖的互动,达到“走得温暖”的目标。结果:50例肿瘤晚期病人均无痛苦带着安详、舒适和尊严离开人世,并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 孙妍梁岚
-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对1例女性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肉眼观:神经干丛状肿大,受累及的神经束扭曲、变形,大小和形状不一,呈“蠕虫袋状”。镜下:瘤细胞排列成丛状结构或多结节状,埋于神经组织的背景中。免疫组织化学:肿瘤中,神经鞘细胞S-100弥漫性阳性,丛状结构内的轴索NSE阳性,神经束衣上皮细胞EMA阳性,神经束衣的纤维母细胞NF阳性,CD68、p53、Ki-67均阴性。结论:丛状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神经纤维瘤亚型,常发生于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一个关键指标。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其独特的大体特征和组织学特点,同时与具有丛状结构和/或富于粘液的肿瘤鉴别,免疫表型起关键作用。该肿瘤生物学行为潜在恶性,治疗首选早期手术切除。
- 张奕杰孙妍
- 关键词:丛状神经纤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
- 晚期肿瘤患者终末期临终关怀个案实践
- 2022年
- 总结晚期肿瘤患者终末期临终关怀个案实践中种种普遍适用的经验。以桑德斯博士的四全照顾模式为理论依据,结合病人的身心实际情况并客观评分,制定周详的关怀计划,通过生理,心理、灵性、社会四层面形成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团队,以人为本,尊重为首,关爱为重,慈悲为主,技术为优,沟通并行,发动亲友,科学引导,最终实现病人的优逝目标。
- 孙妍
- 关键词:晚期肿瘤患者
- 膀胱淋巴瘤样和浆细胞样变异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报道
- 2009年
- 张奕杰孙妍
- 关键词:膀胱肿瘤
- 胰腺内分泌癌合并肝样型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对产生AFP的癌(除外肝细胞癌和卵黄囊瘤)的组织发生和类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发生于胰腺产生AFP的癌的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治术后,诊断为胰腺内分泌癌合并肝样型癌,其组织学特点是肝样型癌与内分泌癌相互移行、交替排列。前者表达AFP,后者表达CgA和Syn。术后3月发生肝转移。结论:产生AFP的癌的分为四个亚型。各个亚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该脏器的原发性癌合并出现。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主要与肝细胞癌和卵黄囊瘤鉴别。此类肿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发生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由于AFP有免疫抑制作用,易发生肝转移,属高度恶性肿瘤。
- 张奕杰周平孙妍
- 关键词:胰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