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晶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棱形筋膜皮瓣修复小腿难愈创面23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小腿外伤或创面难愈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创面迁延不愈,病程较长,创面及周边组织炎症反应明显,手术修复存在一定的难度。我科自2004-2009年,采用邻位棱形筋膜皮瓣修复小腿难愈创面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姚兴伟韩德志于成涌孙伟晶刘艳红薛晓蕾陈向军赵晓春
- 关键词:皮瓣修复溃疡创面
- 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被引量:1
- 2009年
- 闫德雄陈向军孙伟晶
- 关键词:烧伤儿童手畸形瘢痕挛缩
-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由于其具有邻近转移、切取简便、不伤害主干血管,皮瓣感觉较好,皮肤质量好等诸多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该皮瓣的动脉血供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数字化重建技术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的可视化研究提出了展望。
- 韩德志孙伟晶陈向军
- 关键词:隐神经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三维重建可视化
- 自制混合奶在小儿重度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重度烧伤小儿早期给予自制混合奶喂养并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胃肠道营养支持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小儿,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1~7岁,平均(3.8±1.4)岁;烧伤总面积为13%~40%TBSA,平均(21.3±1.8)%TBSA;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伤后入院时间0.5~8 h,平均(3.5±1.6) h;受伤前均无心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消化道出血。随机将其分为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喂养组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早期口服自制混合奶,根据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直至达到氮平衡。对照组休克期禁食,仅予部分肠外营养,休克期渡过且肠蠕动恢复以后逐渐添加辅食。观察两组患儿生化指标、到达氮平衡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及全身感染发生率。结果喂养组血浆白蛋白(Alb)(37.9±2.4)g/L、前白蛋白(PALB)(122.6±26.3)mg/L 、转铁蛋白(Trf)(136.5±24.7)mg/L,均高于对照组的(31.8±2.1)g/L、(98.6±25.4)mg/L、(100.8±23.9)mg/L;而C-反应蛋白(CRP)为(114.7±34.8)mg/L,TNF-α为(22.3±5.7)pg/L,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6±31.4)mg/L、(45.6±7.6)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氮平衡时间(12.4±5.0)d、创面愈合时间(18.5±5.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3±5.2)d、(25.6±5.0)d;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喂养组(18.3±1.94)d,对照组(10.8±1.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消化道不良发生率(23.80%)、消化道出血发生率(7.14%)、全身感染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57.14%)、(21.42%)、(45.23%),两
- 姚兴伟韩德志孙伟晶刘艳红薛晓蕾赵晓春陈向军
- 关键词:烧伤胃肠道营养支持儿童
- 洗浴疗法治疗头面部烧伤感染创面24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头面部烧伤在临床较为多见,因头面部血运丰富,伤后创面暴露较快成痂,一般不容易出现创面感染。由于创面处理不当而出现感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常规的暴露、半暴露、湿敷等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我科2005年~2011年应用洗浴疗法治疗头面部烧伤创面感染2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姚兴伟韩德志孙伟晶于成涌薛晓蕾陈向军
- 关键词:创面感染烧伤头面部洗浴疗法
- 三种方法防治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复春散Ⅱ号、复春散Ⅱ号联合压力疗法及单纯压力疗法3种方法防治深度烧伤愈合后创面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分为A、B、C 3组,A组行复春散Ⅱ号外涂治疗,B组行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压力疗法治疗,C组行传统压力疗法治疗。3组均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对创面瘢痕情况进行评定,计算总有效率。结果:3个月时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8.3%、71.7%,6个月时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98.3%、90.0%。A、C两组与B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内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综合治疗方法较A、C组单一治疗疗效更为满意,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瘢痕防治的效果会更好。
- 姚兴伟张旭辉孙伟晶于成涌刘艳红韩德志陈向军
- 关键词:深度烧伤瘢痕复春散压力疗法
- 内蒙古地区1328例儿童烧伤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 2012年
- 儿童烧伤位居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3位,应加强防治。本研究对近2年笔者单位烧伤住院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内蒙古地区儿童烧伤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旨在为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儿童烧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 孙伟晶姚兴伟陈向军
-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烧伤住院患儿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15例下肢深度冻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由寒冷引起的组织损伤是冬季常见病,多见于野外作业、醉酒、迷路及精神失常者,严重的冻伤给人体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 SCTA)技术已成为临床普遍采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在冻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鲜见报道.笔者将该技术应用于下肢深度冻伤救治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孙伟晶陈向军王静姚兴伟薛晓蕾韩德志闫德雄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血管成像技术下肢伤患者
- 驻北方高原寒区某部官兵冻伤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调查了解驻北方高原寒区某部官兵冻伤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驻高原寒区某部官兵1024例,发放冻伤调查问卷表,了解是否发生过冻伤、冻伤发生时间、冻伤部位、致伤原因、冻伤面积及深度、早期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16份。1016例中,共发生冻伤95例,发生率9.35%。新兵冻伤发生率15.03%,显著高于老兵的7.12%(P<0.05);南方籍士兵冻伤发生率16.92%,显著高于北方籍士兵的5.79%(P<0.05)。冻伤集中发生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冻伤面积(3.1±3.5)%TBSA;致伤原因以野外驻训和潜伏为主,分别占34.74%、30.53%;冻伤部位以四肢末端为主共78例,占82.11%。结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北方高原寒区冻伤的高发季节,冻伤人群以新兵、南方籍士兵为主,冻伤程度以四肢末端中小面积中度冻伤为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积极进行快速复温,可有效降低冻伤发病率,缩短冻伤愈合时间,提高冻伤伤员救治成功率。
- 韩德志陈向军姚兴伟孙伟晶
- 关键词:冻伤复温高原寒区
- 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 2010年
- 目的总结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8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7~58岁,平均32.5岁。车祸伤8例,热压伤4例,电击伤6例。损伤部位:胫骨上段5例,胫骨中下段13例。创面缺损范围为3cm×3cm~15cm×8cm。均伴胫骨外露。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h~20d,平均7d。入院后10例急诊、8例二期行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术,皮瓣切取范围4cm×4cm~16cm×9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结痂,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色泽与正常皮肤相似,质地柔软,患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应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
- 姚兴伟韩德志于成涌刘艳红孙伟晶陈向军
- 关键词:小腿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