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闯
- 作品数:3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 美学的“认识论转向”:“构造世界”视阈内的艺术诊断——纳尔逊·古德曼的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蕴被引量:4
- 2010年
- 毋庸置疑,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 1906—1998)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通过《艺术语言》、《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心灵及其他问题》和《哲学、其他艺术和科学的重释》等一系列著作,古德曼在分析哲学、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的广阔哲学背景中,对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和诊断,并最终构造了一套精致的“艺术语言”,不仅肇始了“艺术(美学)的认识论转向”,
- 姬志闯
- 关键词:认识论转向美学思想纳尔逊古德
- 纳尔逊·古德曼的“非实在论”及其本体论后果
- 2012年
- 毋庸置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批评和拒斥洪流的延续,滥觞于20世纪中后期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因其所涉领域的广泛性、问题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样性而构成了当代哲学言说中的主流话语。就英美哲学而言,诸如蒯因、普特南、达米特、库恩、罗蒂等当代著名哲学家无不有所涉及。作为“彻底相对主义者”的纳尔逊·古德曼在其著作《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中,
- 姬志闯
- 关键词:非实在论纳尔逊古德本体论传统形而上学
- 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被引量:12
- 2003年
- 生态中心主义困境的根源在于:把人局限于自然共同体内去论证人类道德扩展的应然和合理性。要解决和消除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就必须把自然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结合起来,把人置入区域共同体,寻求对人的生物进化之外文化进化的考察,以期在更完善的意义上为人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生态伦理设想提供理论支持。
- 姬志闯
- 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
- 实用主义的“古典”逻辑及其谱系学意蕴被引量:2
- 2019年
- 尽管实用主义叙事者们就"古典实用主义"给出了诸多谱系描述,但都因为其"古典"逻辑的各执一词或单一依赖,而让这一标签在谱系范围的多样善变中显得模糊和随意,并因此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于是,对这些"古典"叙事进行分类考察和批判审视,并在"历史"与"逻辑"的辩证张力中进行"古典"逻辑的重构,就成了回答"何谓古典?"、重塑谱系形象进而规避和解决困境的必需,而其对"如何言说古典?"及其方式的回应和预示,也为百年实用主义的整体谱系建构提供了可能方向和方法支持。
- 姬志闯
- 关键词:实用主义
- “人”的失落与回归——生态中心主义及其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审视
- 事实上,人不仅和其他生命形式一样都遵循着生物性进化规律,并作为其成就而存在,而且还在原来那种动物本能的反映方式上,演化出了一条依赖于后天的习得行为而生存的非生物学的或超机体的进化道路,正是这一特殊的进化过程,使人实现了从...
- 姬志闯
- 关键词:生态伦理
- 文献传递
- 道德扩展的合理性及其边界
- 2020年
- 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带来的一个哲学上的重要变化,就是原本仅限于人类内部的道德关怀开始突破人类的界限,扩大到非人类的生命世界和无机的自然世界之中,并因为在哲学上诉诸自然的内在价值而被主流哲学视为一种激进的环境伦理主张。
- 姬志闯
- 关键词:道德关怀哲学激进
- “绿蓝”:何种语义?——基于“新归纳之谜”的提出语境和旨趣
- 2009年
- 自古德曼提出著名的"绿蓝(Grue)悖论"后,便激起了各种各样的"绿蓝"言说。仅就"绿蓝"谓词的语义,便有基于各种理解基础的不同解释。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绿蓝"?事实上,对"绿蓝"本真语义的合理析定,不仅直接关乎到对"绿蓝悖论"的理解和解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古德曼"绿蓝悖论"的最终旨趣的理解。同时,也会在间接意义上为我们正确解读"新归纳之谜"及其深层哲学内涵提供方式和路径上的有益借鉴。
- 姬志闯
- 关键词:语义语境
- 语境的逃离与重建——从实用主义观点看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被引量:5
- 2007年
- 基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旨趣的环境伦理,立于传统的理性主义伦理话语和现代生态学的语境,在两条道路上进行其伦理拓展。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前者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层遗继,后者则带来了对非人类存在伦理关怀的彻底消解和极端的神秘主义。笔者认为,困境的根源在于两种话语中人和自然、理性和非理性以及理论和现实相互间的二元断裂和孤立,及有机统一的时间、生命和生活意义的丧失。而这些意义正是实用主义的基本关涉。
- 姬志闯
- 关键词:环境伦理语境实用主义
- 现代唯名论何以“现代”?--以古德曼和蒯因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众所周知,关于本体论问题的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由来已久,它关乎所有形而上学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领域之基本问题讨论,并因此而作为话语框架支配着我们的哲学言说。然而,对争论结果的持久和过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争论前提和主体本身的审视,即:实在论和唯名论自身的概念、核心原则以及两者之间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晰有效。事实上,这种忽略不仅会导致唯名论自身解释力的削弱,而且最终会使得争论本身流于一种表面上的热烈并因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所以,重新审视和确立唯名论自身的概念、核心原则,使唯名论和实在论之间的界限划分清晰有效,乃是当代哲学研究之必需。也正是基于这种本体论话语吁求,以当代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和蒯因为代表的现代唯名论才于20世纪中叶得以萌生。他们立足于20世纪哲学转向的情景,通过《走向一种建设性的唯名论》、《一个个体的世界》等一系列作品,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现代唯名论的历史生成画卷。那么,现代唯名论是如何源生的?其现代标识和实现路径如何?又有什么深层哲学意蕴?本文的基本目标和旨趣即在于回答这些问题。这种回答不仅有助于从发生学角度揭示现代唯名论的“现代”蕴含,也有助于在澄清区别的基础上勾勒当代哲学的话语框架。
- 姬志闯
- 关键词:唯名论蒯因古德本体论问题哲学研究
- 胡克思想轨迹的澄清及其定位的再认识——兼谈胡克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当代意义
- 2007年
- 在对悉尼·胡克的研究中,无论是对其思想轨迹还是对其思想的定位及评价,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和误解。事实上,厘清胡克的思想轨迹,对于澄清对他的误解和不科学的定位与评价,以至对当代马克思研究的方法论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 姬志闯
- 关键词: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