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海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镜
  • 5篇上消化道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4篇上消化道出血
  • 4篇消化道出血
  • 3篇胆总管
  • 3篇胆总管结石
  • 3篇曲张
  • 3篇疗效
  • 3篇结石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3篇黄疸
  • 3篇梗阻
  • 3篇恶性
  • 3篇非静脉曲张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引流

机构

  • 18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姜海波
  • 5篇杨丽
  • 5篇马应杰
  • 5篇王俊梅
  • 4篇马英杰
  • 2篇王郁杰
  • 2篇秦宝山
  • 2篇王志凌
  • 2篇张喆
  • 1篇杨迷玲
  • 1篇郑鹏远
  • 1篇杨铁建
  • 1篇冯军安
  • 1篇冯素萍
  • 1篇刘贯华
  • 1篇杨金花
  • 1篇韩际奥
  • 1篇王俭
  • 1篇王娜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后经电子纤维胃镜为3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行异物取出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食管异物17例,胃内异物14例,均成功取出异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无痛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有效,术前需注意排除麻醉的禁忌证,术中密切观察,确保安全。
王郁杰姜海波马英杰王俭王俊梅
关键词:无痛胃镜上消化道
经内镜乳头肌切开并塑料支架放置分期治疗巨大胆管结石
2013年
目的探讨Ⅰ期应用十二指肠镜行乳头肌切开并塑料支架放置,Ⅱ期再经内镜取出结石治疗巨大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21例巨大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先常规行ERCP及乳头肌切开,在短时间内应用取石网篮难于成功的情况下,行胆总管内塑料支架放置先解除梗阻,定期随访期间择期再行支架去除及结石取出。结果 19例巨大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期随访通过分期的方法均成功取出结石,均未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有2例患者分别在首次ERCP后11个月和14个月因支架阻塞并阻塞性黄疸和急性胆管炎再次住院,经十二指肠镜取出支架和结石,亦未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乳头肌切开并塑料支架放置分期治疗巨大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王郁杰姜海波杨丽秦宝山王俊梅马英杰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塑料支架内镜治疗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和介入治疗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经ERCP支架置入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并置入内支架(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是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胆胰管恶性梗阻,恢复胆汁、胰液引流,进而改善全身症状.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经ERCP支架置入和PTBS治疗胆管癌、胰腺癌及肝门部肿瘤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资料,分析比较其疗效.
杨丽马应杰姜海波郑鹏远
关键词: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疗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内镜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肿瘤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对胃肠息肉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8
2019年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各7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无痛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血清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无痛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OT、VIP、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MOT、GAS水平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VIP水平较本组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无痛组的血清MOT、GAS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血清VI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无痛组手术并发症率1.43%,常规组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肯定,同时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
姜海波杨铁建王俊梅
关键词:无痛消化内镜胃肠息肉
急性胃粘膜出血62例内镜诊断与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诊断,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急性胃粘膜出血病人62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炎,并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出血量,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结果该研究62例急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均失血过多,死亡原因系胃粘膜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结论急性胃粘膜出血为非器质性疾患所致,胃黏膜出血主要依靠早期内镜检查,采取保守疗法对于控制胃内pH值外和静脉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姜海波张喆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出血内镜检查
胃印戒细胞癌47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2~2007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7例印戒细胞癌进行分析。结果:55岁以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以女性多发,而在老年患者中男性显著增加。Borrmann分型主要为Ⅲ型、Ⅳ型,病变多发于胃体。临床上以上腹痛及消瘦多见。结论:胃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胃印戒细胞癌确诊的重要方法。
王志凌姜海波马应杰
关键词:胃镜胃印戒细胞癌病理学检查
内镜下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AN鄄VUGIB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治疗的ANVUGIB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闭术治疗,观察组予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止血情况(包括即时止血、72h后再出血、有效止血),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止血情况对比,观察组即时止血率为95.35%、有效止血率为97.67%,均高于对照组的81.40%、7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h后再出血率为2.33%,与对照组的9.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ANVUGIB患者,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姜海波
关键词:肾上腺素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与Crohn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亦相应增多,易误诊。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8例,病初均误诊为Crohn病,现报告如下。
杨丽马应杰姜海波
关键词:误诊CROHN病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次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21.0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王志凌姜海波马英杰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球囊扩张疗效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肺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76例肺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泮托拉唑及西咪替丁治疗,同时给予其常规肺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给予患者有效的抑酸药物及相应药物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姜海波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