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输血
  • 4篇大量输血
  • 3篇血型
  • 3篇抗体
  • 3篇红细胞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血液
  • 2篇用血
  • 2篇溶血
  • 2篇凝血
  • 2篇配血
  • 2篇效价
  • 2篇抗体效价
  • 2篇交叉配血
  • 2篇骨科
  • 2篇多中心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西安市红十字...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延安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西安市中心医...
  • 2篇西安市第四医...

作者

  • 16篇姚锁良
  • 3篇夏爱军
  • 3篇李婕
  • 3篇李翠莹
  • 3篇杨世民
  • 3篇王秋实
  • 3篇刘玮
  • 3篇呼志西
  • 3篇陈方祥
  • 3篇李代渝
  • 3篇赵树铭
  • 3篇张献清
  • 3篇焦伟
  • 3篇白艳丽
  • 3篇佟力
  • 3篇韩梅宁
  • 3篇穆士杰
  • 3篇徐永刚
  • 3篇孙杨
  • 2篇刘桂娥

传媒

  • 4篇现代检验医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被引量:114
2012年
输血在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及时、充足的血液输注对抢救大失血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制定大量输血指导方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杨江存徐永刚孙杨党倩丽穆士杰夏爱军张献清李代渝赵树铭焦伟佟力孟庆宝李婕杨世民姚锁良李碧娟王秋实李翠莹韩梅宁呼志西焦晋山吕先萍白艳丽石晓霞陈方祥丁珂
关键词:大量输血大量失血红细胞输注输血风险凝血障碍
国内部分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及其死亡率分析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了解国内大量输血中新鲜冰冻血浆(FFP)与红细胞悬液(RBC)应用比例的现状,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FFP与RBC的适宜比例。方法采用统一的《调研表》及调查项目指标,在统一的时间内分别收集全国不同地区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病历(例)的数据资料,并在统一回收《调研表》后作数据处理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用于处理和分析的大量输血合格病例占全部回收《调研表》的91.33(1 601/1 753),从中显示:大量输血患者≤24 h输注FFP∶RBC=1∶(1~2)时,死亡率最低[9.31%(55/591)],而FFP∶RBC>2∶1或<1∶(2.5~4)时,死亡率分别上升至11.44%(31/271)和11.83%(22/186)(P>0.05);≤72 h输注FFP∶RBC=1∶(1~2)时,死亡率最低[7.25%(34/469)],而FFP∶RBC>2∶1或<1∶(2.5~4)时,死亡率分别上升至13.65%(58/425)和10.39%(16/154)(P<0.01)。结论大量输血时,≤24 h或≤72 h的RBC输注量与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关联;大量输血患者≤72 h输注FFP∶RBC的适宜比例为1∶(1~2),而比例过高或过低均是增加患者死亡率的因素。
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杨江存徐永刚孙杨党倩丽穆士杰夏爱军张献清李代渝赵树铭焦伟佟力孟庆宝李婕杨世民姚锁良李碧娟王秋实李翠莹韩梅宁呼志西焦晋山吕先萍白艳丽石晓霞陈方祥丁珂
关键词:大量输血外科输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多中心
138例大量输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外伤、骨科输血量>2000ml病例,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统计2009—2010年大量输血(红细胞悬液输注量>10U)病例138例。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手册》分别统计患者输血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血小板的t值分别为-0.065、-0.066、0.335、0.009、0.017,经统计分析〔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8例输血量>2000ml病例临床用血较为为合理。
姚锁良刘玮贺晓婵陈美霞
关键词:输血大剂量合理用血
ABO型新生儿溶血症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BO-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差异,并追溯其母亲年龄、产检时血型血清抗体效价及父亲血型,分析其与发病率之间关系。结果:ABO-HDN导致的新生儿黄疸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患儿母亲血型血清抗体效价中有40人异常,占总人数的54.05%;比较父亲血型,A、B型血型的父亲HDN发病率高于AB型(29%∶32%∶13%),但AB血型的父亲其妻子抗体效价更高(61.54%∶53.12%∶51.72%)。结论:在产前保健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HDN的发生。
李建刚付超姚锁良刘玮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输血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析及改进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输血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西安市红会医院输血科接收临床输血样本9 211例,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指定出改进方案。结果:统计分析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拒收例数分别为107例和24例,同比下降63.34%。样本不合格因素包括:申请单信息有误、血型填写错误、医师未签字、血样信息有误、血量不足、样本溶血、血样无标识。各指标下半年较上半年下降率分别为:28.25%、8.16%、4.58%、14.50%、2.29%、2.29%、4.01%。结论:严格执行输血前样本审核制度,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丁虹姚锁良刘桂娥
关键词:安全输血标本质量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交叉配血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采用 DAT 法筛查红细胞表面的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结果共计5例 DAT 阳性的疑难配血患者,其血型分别为 A-DCcEe,O-DCCee,O-DCcee,A-DCCee 和 A-DCcee。选择相应血型抗原阴性的供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凝集强度均弱于自身对照,建议观察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DAT 阳性的患者,可配合性输注相应血型抗原阴性的洗涤红细胞。
李建刚赵家宁徐华姚锁良
关键词: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洗涤红细胞
糖尿病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96例,对照组100例分为老、中、青三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结果:青年组: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中年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全血低切变率和血浆粘度有差异,而老年组血流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姚锁良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流变学
西安地区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变化趋势。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4149例儿童入托前进行HBsAb检测。结果0~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0~6.0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65%、68.64%、71.55%、74.21%、68.3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7,P<0.05)。结论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但到5~6岁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所以6岁以上儿童应进行注射乙型肝炎强化免疫。
董昭强姚锁良赵和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学龄前儿童
股骨干骨折临床用血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切复固定不同年龄组手术患者用血情况。方法:选择2007-01-2011-06股骨干骨折患者627例,其中男466例,女161例,按年龄分为8组:幼儿期组(88例);童年期组(48例);青春期组(35例);青年期组(69例);壮年期组(206例);老年前期组(94例);老年期组(73例);高龄期组(14例)。调查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及术后输血总量。结果: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和术中、术后平均输血量。结论: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均有所延长和增加。
姚锁良董昭强刘玮贺晓婵孙琪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年龄
全国多中心大量输血凝血指标调研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全国1 601例大量输血病历资料中凝血指标的检测数据,探讨大量输血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联合全国20家三级综合医院,对大量输血病例资料进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采用统一调研表格,分别收集数据资料,表格回收后统一处理分析数据。结果大量输血过程中,患者血小板降低明显,当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时,血小板平均计数降到71×109/L,或每公斤体重输注红细胞0.3 U(0.3 U/kg)时,患者血小板平均计数降到<75×109/L;传统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大量输血时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量输血时,由于新鲜冰冻血浆的普遍应用,传统凝血指标变化不明显,而血小板计数变化明显。
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杨江存徐永刚孙杨党倩丽穆士杰夏爱军张献清李代渝赵树铭焦伟佟力孟庆宝李婕杨世民姚锁良李碧娟王秋实李翠莹韩梅宁呼志西焦晋山吕先萍白艳丽石晓霞陈方祥丁珂
关键词:输血大量输血凝血指标血小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