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玉光

作品数:2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聊斋
  • 5篇文化
  • 5篇小说
  • 5篇《聊斋》
  • 4篇文学
  • 4篇聊斋志异
  • 4篇《聊斋志异》
  • 3篇故事
  • 2篇学史
  • 2篇学术界
  • 2篇意蕴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中国文学史
  • 2篇声声慢
  • 2篇诗人
  • 2篇女诗人
  • 2篇女性
  • 2篇文学史
  • 2篇明诚
  • 2篇纳妾

机构

  • 23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雁北师范学院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4篇姚玉光
  • 1篇卫朝晖
  • 1篇陈立柱

传媒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晋阳学刊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蒲松龄研究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学海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师大体育...
  • 1篇雁北师范学院...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戏曲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6
  • 3篇199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论古代文献中的“蹴鞠”与足球文化被引量:2
2002年
以往体育史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论述不够充分,很少论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古代的蹴鞠活动,特别是元、明时期的蹴鞠活动进行分析,从总体走向上为中国古代的足球提供了一些新的例证:汉代是中国古代足球的辉煌时期,唐宋足球对抗性锐减,而表演性大增,元以后更趋鄙俗。这是统治阶级主流文化和市井帮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培养奴性国民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姚玉光
关键词:蹴鞠足球文化体育史表演性文献资料法唐宋
归有光及《项脊轩志》若干问题释疑
2003年
姚玉光
关键词:《项脊轩志》语文教学研究
异质同伦与影响变异——中日德《灰阑》故事比较谈被引量:2
2006年
山西绛州李行道,是元代平阳戏剧圈的重要作家,他的《灰阑记》不仅是元代包公戏中的佼佼者,也是最早传人日本、欧洲的作品之一。在研究过程中学术界存在着看法不一甚至观点相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灰阑断案”故事的根源在印度,在以色列,还是在中国?(二)中、日、德这些类似的故事属于异质变化?还是影响交融的结果?本文对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姚玉光
关键词:故事《灰阑记》包公戏学术界
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并非贾仲明被引量:2
2003年
学术界公认《录鬼簿续编》的作者为贾仲明,这一观点值得质疑。因为该书中列有贾仲明自己,但介绍的口气并非第一人称,且过分自诩,还用“尝传”语气叙述贾仲明的旧事,更不提增补《录鬼簿》的事实,而对此贾氏是直言不讳的。另外,该书吊词的写作原则既不同于锺嗣成的原作,也不同于贾仲明的增补本。鉴于以上矛盾,《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并非贾仲明。讨论这个问题,对于《录鬼簿续编》以及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对于最终解决罗贯中的籍贯和生卒年月等悬案,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姚玉光
关键词:《录鬼簿续编》贾仲明戏曲
莱州:清照何曾被冷落
2002年
姚玉光
“明诚纳妾说”不能成立
2004年
陈祖美先生主张明诚纳妾的观点缺乏文献实证;她对易安作品的隐秘分析又多牵强之嫌,把《声声慢》解读为“长门赋”矛盾重重,用“凤求凰”的别名来证实上述观点违背词学常识;否定李清照的家庭主妇地位与实际情况不符;把曹操《遗令》定位为“内顾缠绵”是错误的,“分香卖履”不包含抱怨明诚纳妾的潜台词;对错用“自裁”、“起复”词的指责被权威辞书所否定;《陈答》未能触及争论的主要论据是更大的遗憾。
姚玉光
关键词:纳妾声声慢
罗贯中籍贯太原说新证被引量:4
2003年
罗贯中的籍贯是中国文学史的重大悬案之一。近期学术界否定罗贯中为太原人的文章、书籍较盛,影响颇大。《罗氏族谱》、《罗氏神轴》等文物的相继发现,证实了罗贯中确系太原府祁县河湾村人,由此,这一文学史悬案基本得以廓清。
姚玉光
关键词:罗贯中籍贯中国文学史
重新审视《聊斋》反科举的局限被引量:1
2009年
《聊斋》反科举的传统评价有必要重新定位。《聊斋》在反对纳捐、八股,要求更新考试内容,争取女性教育和参政权力等制度层面,都有上佳表现。科举本不应全部否定,用考试的方式录用官员,符合人类追求公开、公正、公平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目前在全球仍被广泛采用,中国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的考试中,也吸收了科举考试的许多做法。
姚玉光
关键词:《聊斋志异》科举
李清照“欲说还休”并非因明诚纳妾——兼答朱靖华先生被引量:1
2005年
“自裁”本有“自我约束”之义,并非杜撰宋徽宗崇宁五年自杀的惊人史料;《声声慢》中无论是“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都与“终风且暴”无关;《感怀》诗“公路可怜”中的“公路”借指明诚,而非“公廨”;《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的题旨是与众姊妹“惜别伤离”,并无被疏之怨;把“武陵人远”理解为刘、阮天台之遇,缺乏语言前提和内涵相关;“明诚纳妾说”没有实证性的文献材料,“破译”作品只是循环论证,难以服众。
姚玉光
关键词:纳妾《声声慢》题旨循环论明诚因明
论《聊斋》狐小说的文化创新价值
2004年
《聊斋》狐小说的文化创新价值在于,完成了狐小说在文体学上独设大类的任务;在文化的制度层面上,积极寻找农耕文化的出路,打破传统观念,把经商意识注入农耕文化;无情批判封建官本位,揭露封建官员对下又踢又咬、对上甘受羁勒的“驴”性文化本质,鞭笞封建官府“恶”、“枉”、“淫”、“伪”的文化特征,告诉人们官道是彻头彻尾的邪道。
姚玉光卫朝晖
关键词:聊斋狐小说文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